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页 (第2/2页)
到那种,被恐惧扰得心神不宁的感觉。 自出了宫到现在,一路上他似乎都没停止过害怕。 “施主心思太重,又如何能安心抄经?”一位年轻的小和尚见李堰连着抄错了好几处经文,便跪在一旁开口道:“师父常教导我们,若要修习佛法,便要净心,若是带着太多尘世的烦扰,哪怕在这大殿中日日抄经礼佛,也是徒劳。” 李堰搁下笔,朝小和尚道:“小师父没有烦恼吗?” “有的。”小和尚开口道:“世人皆有烦恼,出家人也不例外。” 李堰点头道:“那小师父有害怕的事情吗?” “有的。”小和尚开口道:“怖畏心世人常有,小僧岂会例外。” “既有烦恼,又有怖畏,小师父又如何净心呢?”李堰问道。 “师父教导了许多佛法,小僧也不是都能参的透,但于这烦恼怖畏,小僧却是知道的。”小和尚道:“所谓烦恼怖畏,无非便是舍与得,舍情舍义舍生,得空得失得死……若施主能看透,万般皆是身外之物,舍与得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李堰闻言不由苦笑。 怕失去,怕得不到。 世人确实都在为此烦恼恐惧。 他贵为一国之君,又何尝不是如此。 山上的黄昏来得极快。 柳临溪感觉用了午膳没多久,天就快黑了。 他方才在后院,看了一会儿寺里的僧人挖地窖,看得倒是颇为得趣。 出家人做事不急不躁,有条无紊,举手投足都仿佛带着一股子出世的恬淡。 柳临溪从前就是个懒散的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但求眼前快活恣意。就像如今他住在这寺庙里有,虽然斋饭的味道比宫里差了些,他都没觉得寡淡,反倒乐在其中。 这会儿他再去想老住持那句话,反倒觉得还挺贴切。 若是没有遇到李堰的话,真让他来这寺里做和尚,柳临溪觉得应该也不是不能接受。 天色渐渐黑了,柳临溪起身朝前院走。 在连通前后院的角门旁边看到了一个藏在门口偷偷看他的“小脑袋”。 这么小的小和尚? 柳临溪心中觉得有趣,便慢慢地蹲下身凑过去,隔着几步远朝那颗“小脑袋”笑了笑。 小脑袋光秃秃的,显得一双眼睛又大又亮。 小脑袋的主人躲在门后头也不出来,只盯着柳临溪观察。 “小师父,你叫什么名字呀?”柳临溪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小和尚反问道。 “我叫叔叔。”柳临溪道。 “你骗人,叔叔不是人的名字,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和尚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