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3/4页)
媳妇呢?”李氏忍不住笑了笑,又对芸娘道:“放心,我可不是恶婆婆。芸娘,你且坐下,我有几句话要说。” 芸娘笑了笑,侧身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安静地看着李氏,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李氏皱着眉凝神思量了片刻,似乎有些犹豫,也似乎不知从何说去。良久,轻声开口问道:“芸娘,不知我们家以前的事情,四郎对你说了多少?” 芸娘愣了下,恭谨答道:“略略说了些,我知道得不是很多。萧大哥既然不愿意多说,我也就不会多问。” 李氏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做的很对。不多言,不妄言,方能家宅安宁,平顺和乐。只是,你现在既然已经嫁入萧家,有些事情还是要让你清楚才好。” 芸娘心中微微有些讶异,但面上仍是带着笑意,她略略向前倾了身子,凝神静听。 李氏便将萧家的过往择其要点慢慢讲述了一遍。 正房里既高且深,再加上门口放下了厚厚的门帘,遮挡住了外面的光线,室内越发有些昏暗不明。李氏背光而坐,面容隐藏在昏暗中,有些辨识不清,只听到她平静无波的声音慢慢的述说。 一旁的炭盆散发着热意,芸娘却觉得阵阵寒意袭上身来。纵然李氏的叙述波澜不惊,但其中的内容却是惊心动魄,令人不寒而噤。这些往事,萧靖北以前虽然也曾简单地提过,但只是一带而过,其中的细节和内.幕并未细述。 李氏却讲得详细,透过李氏的讲述,芸娘似乎看到了那悲惨的、血淋淋的一幕,她无法想象萧家人是怎么从那样的剧痛中走出来,无法想象外表始终平静淡定的萧靖北内心深处隐藏着怎样的悲痛。 李氏讲完之后,似乎也沉浸在沉重的往事中久久不能自拔,沉默了一会儿,又继续道:“芸娘,你可知道,我说的这一切,离现在还不到一年。可是这些时日以来,你可见我们一家人戴过一天孝,祭奠过一次亲人没有?” 芸娘愕然,不解地摇了摇头。 李氏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悲哀,“非是我无情无义,也不是四郎他们不孝不悌,而是当初我们离开京城之时,上面那位的圣意。”她伸手冲着京城方向指了指,手指微微颤抖,显示出她内心的哀伤和悲愤。 “当时,皇上下令萧家满门抄斩在先,赦免我们在后。我们离京之前,他命太监给我传来口谕,说萧家满门都是乱臣贼子,不准我们戴孝,不能行祭奠之事,更严令我们永世不得回京……”李氏深深叹了口气,挺得笔直的腰背瞬间垮了下来,突然呈现了几许老态。她冷笑了一声,继续道:“他不让我们戴孝,我们便不戴,不让我们祭奠,我们就连纸钱都不烧一张,连婆婆、侯爷的牌位都未供奉。就连你们这场婚事,我们也要办得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让上面的那位看看,我们是真的忘了前尘往事,要在这边境扎下根来。” 芸娘半张着嘴,不发一言,眼中满是惊愕之色。李氏又淡淡笑道:“芸娘,和你说这些,你千万不要多心。不论是四郎还是我们全家,都是真心诚意的迎娶你进门,昨日的迎亲虽然有特意夸张之嫌,但也都是我们真心喜欢你、欢迎你。”说罢又面色一沉,语气一转,“只是四郎心思太深,他自从家变之后,连眼泪都没有掉过一滴,我担心他抑郁在心啊。” 李氏停下歇了口气,饮了一口茶,继续道:“侯爷的事情,我作为内宅妇人,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侯爷虽然脾气不好,有些跋扈,但他忠君爱国,绝不会做谋反的事情。四郎虽然没有插手家里的事情,但肯定也知道我们家这谋反的罪名实在有些冤枉。他虽然嘴上从未言语过,但我知道他一定有着报仇雪恨之心。但是,以我们今时今日的处境,活命尚且是上天垂怜,若想翻身,无疑是痴人说梦,若说给侯爷他们报仇,那更是蚍蜉难以撼动大树,这样的念头更是连想都不要想。我告诉你这么多事情,是想让你时时劝慰和开导四郎,安心在这里生活,真真正正忘了以前的点点滴滴。” 宋芸娘重重点了点头,“芸娘知道了,请娘放心。” 李氏面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转瞬又面露沉重之色,“只是,我们虽然明面上不戴孝,不祭奠,不设牌位,但是我们心里不能忘了他们,不能忘了萧家几代为国拼杀、立下的汗马功劳,更不能忘了萧家一门几乎灭族的深仇大恨。不但我们要记着,将来,你们的子子孙孙也要记着。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只能隐忍,苟且偷生,但是,将来子孙若有一两个出息的,只要有机会,便一定要为我们萧家正名、洗冤!”说罢,淌下两行热泪。 芸娘忙上前安慰李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