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3/5页)
潜意识还是相信太子,但这事实在是越过了他的底线,所以他需要给太子一个警告。而这封爵,就是警告。 .................................. 当朝的爵位超品的有亲王、郡王、国公三种。皇子获封,最少也是一个郡王;异姓最多坐到郡王的位置;国公虽然是超品,但是袭爵就降一等。在超品的爵位中,异姓的几位被称为“四王八公”。“四王”中北静王的“水”姓是祖皇帝赏赐,本身并不是皇族之人。而“八公”中,荣国府和宁国府因子弟没出息,没有靠着功劳和皇恩晋升,爵位降一等,如今其实应该是一等将军的爵位,只是皇帝念旧,才没有夺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的招牌。 只是当年水珏进宫,让皇帝起了疑心,对贾家不再热情。而后甄贵妃传给贾府的消息更是让贾府心惊胆战,最后不但贾宝玉在抓周的时候抓了胭脂,贾家也乖乖的把国公府的招牌撤了,挂上了一等将军府的牌匾。 以前他们敢越制,那是仗着皇帝体恤老臣,不会和他们一般见识。现在皇帝因为贾宝玉的事对贾府起了间隙,连甄贵妃都专门传消息给贾府让贾府夹着尾巴做人,皇上可不高兴了,贾府哪还敢嚣张? 皇帝在知道贾宝玉抓了胭脂之后一阵腻味。皇帝怎么会不知道抓周的规矩?若是他心里还念着贾府的好,估计会想着贾府这是识相忠诚,懂规矩。现在他早对贾府印象不好了,便觉得贾府这是敷衍。 皇帝才不知道,那贾宝玉是真的就算没有大人引导也会自己抓胭脂呢。 皇帝对贾府仍旧不满意的事自然甄贵妃又传给了贾府,适逢正值选秀,本来勋贵是免选的,贾府一时慌了神,和交好的世家们求了主意后,把二房大年初一出生,卜卦的算命说命格尊贵的嫡小姐送进了宫中,以表示贾府对皇家的顺从。 但是皇帝疑心病犯了就是无药可救的。你贾府不顾勋贵免选的规矩选秀送人进宫,可以说是向皇帝示弱,表示自己勋贵的面子都不要了,请求皇帝息怒。但皇帝却认为,贾府这是小瞧他了,以为他是个重美色,送个女儿来了就算完事。而且贾宝玉生而带玉本来就让皇帝心里犯嘀咕,但好歹还是个外姓的,现在国内太平着,也不可能出现什么改朝换代的事,所以皇帝也只是膈应。但是现在贾府把女儿送进宫中,还是个“又”被批命为命格尊贵的,难道贾府志在皇位? 皇帝本来就被太子和大皇子的皇位之争弄得寝食难安,现在贾府简直戳中了他的痛处。本来贾政虽然没袭爵,但是贾府还未分家,贾元春好歹也算国公的孙女,进宫选秀之后,若皇帝看中了至少是个贵人以上的份位,而没看中也至少会给有品位的女官,到时候再放出去。皇帝实在是不想留人,也会给勋贵们面子,给一大堆赏赐之后再指个婚。但是勋贵们并不希望皇帝指婚,毕竟脑袋不蠢的都知道皇帝对勋贵们不满,给指婚一定不会是他们想要联合的势力。 而皇帝这次是真的气狠了,他虽然留下了贾元春,却只让她领了个最低等的女官,远远的打发给早已经被冷落许久的妃嫔当差。 这下子贾府是真的慌神了,最后是在皇帝的示意下,摘了国公府的牌子,忙不慌的分了家,才让皇帝熄了怒,赏赐了一点不值钱的玩意儿,才算了数。 贾母虽然偏疼二房,但是也知道,贾家的爵位没了,她疼什么都没用。再偏疼小儿子,偏疼那个带玉的孙子,贾母也不会搭上整个荣国府。所以最终默认了分家,把一等将军府的牌匾挂了上去,好歹保住了爵位。至于小儿子和小孙子,只能自己多分点私房给他们,想来贾政是个喜欢读书的,贾珠又中了举人,贾宝玉还是个胎中带玉的,以后应该……能自己闯出一条路吧? 贾母心里踹踹的,但是却还是留在了一等将军府,继续做她的国公夫人。虽然府邸的牌匾是摘了,但是她的诰命还在嘛。至于为什么不搬出去和小儿子住……这不是废话。她的风光,不只是因为她那死去丈夫赚来的诰命,还以为她有袭爵的儿子。 .................................. 皇帝分封下来,大皇子被封为勇亲王,四皇子被封为瑞亲王,五皇子被封为顺郡王,七皇子因为其母多次向贾府传递关系,还试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