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3/4页)
似的。 车停了,和周阿姨道了声别,杜如蒿把背包背在胸前,拉着行李箱顺着人流向外走。一出车厢,就看到李晓路大大的笑脸,激动地冲她直挥手,“好好!” 李志军接过她的行李箱,也笑着说:“过来就好,晓路和你干妈天天盼着你来!” ☆、第83章 “他们三人一起去等出租车。 李志军有些赧然,“帝都的街道我还都不熟悉,不敢开车过来。我们只好打车了。” 这话倒不假,帝都的变化太大,恐怕也只有常开车的老练的哥,才能熟悉哪条环路会通向哪里。 “其实我自己打车过去也行,还让您又跑一趟。”杜如蒿原来就说过自己过去,但杜家和李家人都不放心,杜如蒿这个少数只好服从多数。 果然,李志军反驳她,“那怎么行,你一个这么小的女孩子,第一次来帝都,人生地不熟的。” 不过西客站的出租车直接开到地下一层,还挺方便,三人顺着标识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了出租车停靠点。 这个很好辩认,因为排队的人都成了长龙,像有些热门旅游景点排队的地方一样,等车的地方是像曲别针那样s形的铁栏杆,弯弯曲曲的,现在等车的人已排到了栏杆的外面。 出租车也是一下来就是一串,不过明显僧多弼少,杜如蒿感觉队伍的移动速度好慢。 四十多分钟后,他们才坐上了出租车,杜如蒿一看起步价,十元,问了后是四公里内十元,想想y县县城的三元起步价,杜如蒿感叹,帝都的出租车价格好厉害。 更厉害的是出租车司机,他们坐的这辆车很新,车内铺着崭新的毛毯,放着悠扬的钢琴曲,看着根本不像出租车,更像私家车。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衣着整齐,像电影里的旧式管家,不过却一口顺溜的帝都话,“您三位去哪儿呢?” “公主坟的静水路与阳光路交叉口附近。”李志军坐在副驾驶座,说了地名。杜如蒿和李晓路坐在后面,看到这车的情况,难道帝都的出租车都这么高端?杜如蒿有些惊讶地问:“您这车看着一点也不像出租车啊,防震效果也不错。” “天天开车,当然要坐得舒服些,我这是才买的好车,花了十几万,是其他的出租车能比的吗?” “怪不得坐着这么舒服呢。”杜如蒿顺口又夸了一句。 司机大叔听了很高兴,有一种特有的大帝都人的自豪感,“我就是来火车站感受一把,平日我是不来这里的,这里人员太杂。我拉的客人,得衣冠整齐,那些看着就不怎么样的人,我是不拉的,看到他们招手也不停车。咱挣钱不多,图个舒心不是?” 不为五斗米折腰,司机大叔好有个性。 杜如蒿下意识看了下自己的衣着,幸好没被大叔认为衣冠不整,那样的话好不容易打个车还被拒载也太丢人了。李志军不知道怎么样,两个小县城来的女孩子被镇了下,李晓路悄悄问:“好好,你知道现在车内播放的是什么曲子吗?” 杜如蒿摇摇头,她只能听出来比较有名的那些曲子,这个真的不知道。 司机笑呵呵地回答了他们疑问:“这个是舒曼的钢琴鸣奏曲。” 不知是否受那个司机影响,一路上,李晓路的声音也变得温柔起来,兴致勃勃地压低了声线说:“好好,前段时间交八十块钱办帝都旅游景点通票,我给你办了哦,等放假了我们一起去玩。” 杜如蒿答应了,不过她则更关心学业情况,“这边功课难不难,与我们那边进度怎么样?” “课本与我们那里不一样,以你的程度,跟上应该不成问题。就是其他课业区别很大,反正你马上就知道了。” 很快到了路口,司机问他们是从下面走还是走高架桥。 “从高架桥上走。”李志军回答道。 “您这选择就对了,虽然高架桥上远些,但路顺啊。有的顾客想着省钱,非让从下面走,从下面是近了,但动不动遇上堵车,结果花的更多,时间也耽误了。” 从上面走果然很顺,半个小时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