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第2/3页)
没办法说话。 “咚、咚咚……” 乾清宫,御书房,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帝王看着外面:“这是——登闻鼓?” “咚、咚咚……” 内阁大堂中,吴阁老刚从乾清宫回来,还没坐下,就听见了这一阵鼓声。 他听得心烦气躁,下意识问道:“有人在外面敲鼓?” 司直郎何游站在外面毕恭毕敬地答:“下官并不知是何人击鼓,下官这便出去看看。” 这时,杨崇华从值房里走出来,道:“别去看了,这是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 不光何游愣住了,值房里的吴阁老也愣住了。 …… 同时听见鼓声的,还有位于棋盘大街上的各个府部衙署里的官员。 他们俱是一头雾水的,自打嘉成帝登基以来,这登闻鼓还没响过,许多人都极为陌生。 直到有那年岁比较大的官员,告知他们这是登闻鼓被人敲响了,他们才清楚是怎么回事。 …… 这鼓声传得很远,几乎整个内城都能听见,甚至外城也隐隐能听见。 “咚、咚咚……”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登闻鼓被敲响了。 这是谁? 所有人心里都下意识浮起这句话。 …… 状元楼里,李大田正同数名士子一起骂着考官无眼,天道不公。 会馆里,毛八斗正与人夸夸其谈。 听到鼓声,旁人不解,两人心里却是一沉。 有人从门外经过,边跑边喊:“有人敲了登闻鼓,这是要告御状啊。” 还有人说:“那敲响登闻鼓的是个举子,肯定发生了什么事。” …… 还有高升、周郴他们,都没有闲下。 关于登闻鼓被人敲响的消息,传得越来越广,甚至有那好事之人说要去看看。无数人涌向棋盘大街。 …… 一身男装的招儿,捂着嘴看着远处那背着身,正奋力擂着大鼓的人。 薛庭儴不让她跟,是她将弘儿托付给了薛桃儿,私下里偷偷跑出来的。她见他一路行来,尾随至此,却不敢走上去,怕坏了他的事,心中的所有担忧此时都化为了泪水。 她想起毛八斗和李大田所言,登闻鼓非一般事不能击响,一旦响了,皇帝必须上朝,为了避免有人故意闹事,面圣之前,击响登闻鼓之人要受廷杖三十,以示确实有军国大务或是极大冤情。 廷杖三十,这是要去了半条人命! …… 无数的脚步声响起了。 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帝王道:“召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及通政使司官员,和各位阁老去太和门。” “是。” 棋盘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午门前偌大的广场已经聚满了人。越来越多的禁卫军从宫门里跑出来,排成几队挡着这些人,不让他们上前。 几乎是一瞬间,午门这里就变成了嘈杂的菜市口。 而薛庭儴已经击累了,搁下鼓槌,就在鼓架旁边席地而坐下来。 有好事之人问道:“那举子,到底有何冤屈竟来敲响了登闻鼓。” 没有人答他,人群里议论纷纷,已经有很多人将此事与之前流传的小道消息挂上钩了。 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数名内侍模样打扮的太监急急而来,为首的是一位年纪大约在五十多岁,身着一身紫色团花团领衫的太监,腰系玉带,一看品级就不低。 “是谁敲响了登闻鼓。” “回郑公公的话,正是此人。”那名一直守着薛庭儴的禁军侍卫道。 郑公公看向他,道:“你有何冤情?” 此时薛庭儴已经站了起来,并理了理身上的衣衫:“学生自有冤情,不过此事当是面圣之时才会讲。” 郑公公身后的一个小太监骂道:“瞎了你这举子的狗眼,我们郑总管乃是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也是内侍监的总管。当着郑总管不能说,你还想当着谁说?” 郑公公喝止了他,转头对薛庭儴却是十分和颜悦色:“看你年岁不大,却已经中了举,算得上是少年英雄。你不要怕,咱家乃是当今身边侍候的人,是陛下吩咐咱家特意来看看的,就是怕有人刻意为难你。你若是有什么冤情,可直接告知,你应该知晓登闻鼓的规矩,陛下日理万机,可不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干戈。” 薛庭儴目光闪了闪,却没有说话。 几米外的人群里有人赞道:“陛下英明神武,爱民如子!” “就是就是,那小举子,陛下身边的公公都出面了,你还有何事不能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