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_第14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第3/3页)

了过去:“快睡吧。”

    招儿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

    吴阁老每日寅时就起了。

    洗漱完吃过早饭,又穿上自己的朝服,坐上他那顶绿呢官轿,总之在卯时前是一定要到午门的,数十年如一日。

    早朝在卯时,等下了朝也是近巳时了,这个时候嘉成帝一般会留几位阁老议事。等议完事回到紫禁城南城根下的内阁大堂,差不多是午时前后。

    所以当吴阁老听说该找的人没找到,已经是中午了。

    在内阁里,吴阁老的地位是崇高的,到底是次辅,也就低了首辅一头。

    不过现如今的内阁,吴阁老占了大势,俱因徐阁老实在太年迈了。七十多的人,按理说早就该乞了骸骨回乡养老,偏偏这老货贪恋权势不愿让位。

    今儿在陛下面前,徐阁老又给了吴阁老一记软骨头,他这会儿心里正窝火着。听见身边人来禀,该找的人没找到,当即就砸了手里的茶盏。

    这声脆响,在本来就不大的内阁大堂里显得极为响亮。

    吴阁老这才反应过来,斥道:“让你泡个茶都能打翻,笨手笨脚的!”言罢,又压低了嗓门:“再去找,京城就这么大,我就不信找不到人。”

    向他禀事的人,忙连连点头:“大人别生气,小的再去给您泡一盏。”

    门外,沈学和杨崇华对视了一眼,也没说话,各自端着茶盏回到自己的值房中。

    值房里,吴阁老揉了揉眉心,心中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居然跑了?

    *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扬眉吐气。

    可扬眉吐气的只有那些许人,更多的却是落第之人。

    这些落了第的举子,有的当即就返乡了,有些囊中宽裕的则是留下等着看四月殿试。好不容易进京赶考一次,虽是自己落了第,可不见到新科状元,总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

    就好像吃饺子没有醋,总觉得差了一味儿。所以很大一部分人是会留下的,等过了四月殿试才会走。

    最近京城里十分热闹,这热闹有考中了的喜悦庆贺,没考中的也不会亏待了自己,而最让大家议论纷纷的则是一件事。

    有流言说这次春闱之所以许多人会落第,俱因有人暗中做了手脚。

    这可不是小事,而是牵扯到科举舞弊的大事。

    尤其人们历来都喜欢过于高估自己,总觉得别人中了,自己没中,是考官瞎了眼,是自己运气不好。总而言之,责任绝对不是在自身,而是在别人。

    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再加上之前便有流言说,王秀和杨广志之所以会落第,俱是因为庄家的买通,让人们更是笃信。虽不敢大声嚷出来,可这消息在私下里却流传得极快。

    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相信,有人半信半疑。

    可相信的占多数。这出自于对五大才子能力的笃信,若是一人不中也罢,两人都落了,不是正应了流言里所说,但凡被押注押多的人,大多都落了第。

    无数人去寻找真相,纷纷通过之前对赔率的回忆以及放榜的结果,来进行种种揣测。每天都有人说谁谁谁落了第,而当初押他中的人确实不少。

    可到底是怎么个不少法,谁也说不出具体,反正就是不少。

    而这种不少越来越多,及至汇集成一股惊涛骇浪,席卷了整个京城。

    又是一日清晨,阳光灿烂,春风和煦。

    安静的棋盘大街正走着一个人,此人年纪很轻,穿一身举人服,身形挺拔如竹,步履不疾不徐。

    他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似是闲庭若步。

    这棋盘大街的两侧俱是府部衙署所在,一般平民老百姓是不会到此处来的,可见此人形容相貌,旁人只当他是前来哪个衙署办事,顶多只是侧目一二,并未过多在意。

    且这里并不禁止人前来的,可谁曾想此人竟是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午门前。

    乾清宫,御书房里。

    嘉成帝正在和几位大臣议事,忽然一阵沉闷的鼓声响起了。

    这鼓声极为怪异,乍一听去不显,却是震人心魂,就好像是在人心坎里敲着也似。

    “咚、咚、咚、咚、咚……”

    “这是?”嘉成帝疑惑地抬起头。

    下面数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甚至一旁服侍的内侍们也是面面相觑。

    “咚、咚、咚……”

    最后还是嘉成帝想起来了,他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望着外面。

    “这是——登闻鼓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