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第1/3页)
==第九十七章== “素兰?”沈复有一瞬间的茫然, 但这并不妨碍他多想:“没想到薛案首竟是看中了我府上的丫鬟, 可是之前偶遇, 一见之下念念不忘, 多番打听才知晓竟是我沈家的人?” 薛庭儴苦笑, 道:“三公子误解了, 此人是拙荆的亲jiejie, 也是贵府六少爷的通房。” 沈复脸上本是带笑,笑容渐渐收了起来。 “竟是这般巧合?” “还望三公子能通融介个,不过是个小小的丫鬟, 左右都是个处置,不如放人一条生路,胜过七级浮屠。” 沈复看着他:“薛案首倒是知道的挺多。” 薛庭儴拱着手, 依旧是苦笑:“这番我与拙荆前来, 也是心存了想赎了家姐回去的心思。拙荆命苦,早年和家姐分离, 各自一方, 如今既有了些能力, 自然是想一家团圆的。谁曾想竟发生了这种事, 也多番打听后, 才知道些许内情。” 沈复沉吟了一下:“若是普通的丫鬟,薛案首既开了口, 自然不算什么。可这丫鬟身份非同寻常,却不是我随意能做主的。” 薛庭儴其实看出, 沈复的态度已经淡下来了, 只是世家子弟的矜持让他还保留了几分得体。 这沉吟也只是做个样子,不是因为他这个小小的案首身份,不外乎是因为之前的赏识,也是心存让他知难而退,不要再多做纠缠,免得伤了彼此的颜面。 若是薛庭儴识趣,借坡下驴,双方各得安好。讨了三公子的喜,留下一份香火情,日后也能便宜一二。需知山西乃是沈家的地界,好处非比寻常,偏偏薛庭儴有着不得不坚持的理由。 他暗暗地在心里叹了口气,拱手道:“三公子可是因沈大爷入阁之事为难?入阁乃是国之大事,不该在一个小小的丫鬟身上多费周折。” “你,知道什么!”别看沈复面上镇定,手中的茶水却洒了些许出来,足以见得他内心有多么的震惊。 他将茶盏在一旁搁下,紧紧地盯着薛庭儴,那只沾了茶水的手,却背在身后握紧了。 薛庭儴似是没看出这些机锋,垂目看着手中的茶道:“朝中如今以吴、陈、沈、莫四足鼎立,看似吴势大,实则不然。吴家自打出了吴阁老,一时风头无二,人人不敢掠其锋芒,可须知他也是有致命弱点的。” “什么弱点?” 薛庭儴一笑:“三公子,我要的人。” “你——” 半晌,沈复才道:“一句话就想换一个人,薛案首这买卖做得也太精明了些。” “我保这句话可让你沈家之人入阁无忧,且不用和吴家低头。” 沈复一改之前的闲适,紧紧地盯着薛庭儴。 薛庭儴淡然一笑,似乎告知他所听见的并不是幻听。明明不过是个乡下小子,可在这一刻他显出的锋芒,却丝毫不弱于沈复,甚至沈复还要落于下风。 毕竟是沈家有求于人。无欲则刚,古人诚不欺人也。 其实这一场事无外乎就是沈家的人,打心底就不想和吴家示弱。像沈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是瞧不起吴家这样的商人出身。也是吴家的底蕴不够,哪怕吴阁老如今再怎么势大,真正的世家对其也是轻蔑的。 可现实却有些残酷,致使沈家不得不低头。若不是心里憋屈,心存不屑,真是真心实意想巴结对方,沈六不可能会有通房,也不可能会将这事闹这么大。不过是彼此之间借着一场儿女亲家事,扳一场手腕罢了。 吴阁老气量狭小,有意刁难,而沈家却是负隅顽抗。 从小的方面来看,是处置一个通房,及那通房肚子里还未成型的胎儿,从大的方面是双方彼此可能打过无数次机锋,却以沈家落败为告终。 “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还是假。” “以学生的身份,故意戏耍三公子,不是老寿星上吊?” 沈复盯着他看了一眼:“我有些好奇,你一个乡下小子是如何知道这些朝中大事的?” 自此,沈复命人查过薛庭儴的事,终于毫无遮掩地在人前展露。 其实薛庭儴并不意外,也许那场官司让沈复说出那种话,是出于恻隐之心的同情。可他连得三个案首,足以让他这个‘乡下小子’在沈家人眼里占得一席之地。 也许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周作新背后的人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