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好难_第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3/3页)

不多时礼毕,华老太太去了暖阁歇着,宗室里的女眷子孙忙前来与老太太行礼,早前备好的年礼便趁着现在发给小辈们了。

    到了下午,华老太太便换了诰命朝服,梳了隆重妆容,带着傅怀淑、傅清扬进宫,傅怀远傅怀安则跟随着祖父二人乘另一辆马车,去参加宫里除夕夜宴。

    嫔妃诰命等女眷自然在内宫由庄皇后安排,因着一年到头团聚的机会并不多,皇帝很看重除夕,文武百官安排在殿外,殿内的是皇室宗亲,女眷们隔着屏障坐在男人后面,象征着举国同庆,天下贺喜。

    宫门燃放了礼炮,太监捧着一卷祝词唱和完毕,才真正开始宴会。

    皇上一张老脸挂着不失威仪的笑,难得比平时亲近许多,端着酒杯说了几句,然后小抿一口,再递给身边皇后,皇后喝了,才开始是下面人齐声祝酒。

    一张金龙宴桌上摆满美酒佳肴,帝后皆穿正式朝服,高高坐在上面欣赏歌舞,并不怎么动筷子,偶尔尝一口菜,便将饭食赐予他人,以示恩荣。

    傅清扬自然和安定侯府的人坐在一起,前头有承恩公府和荥阳侯等人,后头还有定远侯家……傅家和荥阳侯是姻亲,傅清扬傅怀淑和荥阳侯的几位表姐妹很相熟,两家位置临近,几个女孩儿便挨在一起小声说笑。

    其实要傅清扬说,古代年味虽然比现代足太多,但是这皇室宗亲的除夕宴实在无聊,繁文缛节让人颇不耐烦,更别说还充斥着nongnong的政治意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太多讲究,一顿饭哪里有胃口吃多少,觥筹交错间,到处是刀光剑影的厮杀。

    宴会临近高.潮,忽听前头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宫中侍卫护军立马出动,守在殿门口严阵以待。

    皇帝面色一沉,重重放下酒杯,冷声怒问:“怎么回事?”

    庄皇后眼神一闪,面色不动地开口:“皇上先别急,喊人过来问问,许是宫中火烛灯笼太多,哪里失了火,小太监没见识冲撞了也未可知。”

    皇上脸色缓了缓,招了招手,路公公立马小跑着从后面过来,还没应是,就见殿外匆匆进来禁军统领,一身铠甲,跪地沉声道:“臣拜见陛下圣安,恭贺娘娘凤体康泰!”

    皇上皱着眉:“说,外头出了什么事?”

    连禁军统领都惊动了,底下人心思立马活动起来。

    “回圣上,翠竹在两仪门前自尽了。”

    皇上半晌才反应过来翠竹是何人,安贵妃却已经按捺不住,猛拍桌子站起来,怒声骂道:“怎么可能!翠竹一直被好生看管,怎么会忽然就跑出来自尽?”

    禁军统领一板一眼地回道:“因着除夕,各宫都在庆贺,当值的宫女太监很少,许是看管一时松懈,所以翠竹跑了出来……”

    “胡说!”安贵妃绕过案几上前,跪拜在地,“皇上,翠竹是重要人证,她若死了,必和某些人脱不开干系!还望皇上严查!”

    说着还意有所指地瞥了眼皇后。

    禁军统领面色古怪地看了她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显然不知道该不该在这种时候说些扫兴晦气的事。

    庄皇后淡淡劝道:“皇上,不如等宴会结束再审?大过年的出了这种事,拿到席面上来说,没的晦气……”

    “不能等!”安贵妃厉声道,“皇上,皇上请立即下旨!焉知不会错过最佳时机?说不得过了片刻一应证据就被人消除了!”

    皇上脸色难看到极点,这怎么说也是皇家内宫丑闻,在这种时候被扒拉出来,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全都在场,还能如何瞒得住?

    简直丢尽了皇室颜面!

    皇上锐利的眼神扫向安贵妃,双目饱含警告,安贵妃正暗自和庄皇后较劲儿,哪里看见。

    皇上心里怒极,冷声命令道:“即刻查办!”

    禁军统领一听,立马从袖里掏出一块白绢,开口道:“臣在翠竹身上发现此血书,恐与案情有关。”

    安贵妃惊诧地看向白绢,心里忽然没来由地涌现不好预感。

    路公公连忙上前接过血书,恭敬地双手展开放在皇上面前。

    血书写得乱七八糟,字也歪歪扭扭,可见当时情况危急,但并不妨碍看出其中内容。

    很简单,也很震惊。

    翠竹字字血泪,写明了当初安贵妃如何利诱不成反以她家人威胁,逼迫她出来“指证”皇后。她和万灵的确是同乡没错,可之前并无交集,甚至连万灵是谁都不知道,含元殿上下都不曾见过万灵来找她过,瑶华宫她更是半步不曾接近过,怎么可能时常关照于她?来往太监宫女众多,自有人可以证实。但皇后娘娘宽宥待人,母仪天下,她违心陷害实在良心难安,望一死以求解脱,她自知欺君罔上罪孽深重,恳求皇上念在她最后醒悟说出实情,保她家人一条生路……

    皇上沉默看完许久,一字一字地道:“念!大声念给安氏听听!”

    叫的是安氏,而不是安贵妃或者爱妃……

    安贵妃的心倏然沉了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