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节 (第4/5页)
天立于世间,有他做人的原则,既然他和崇祯已经达成了协议,当初答应了崇祯,只要他退位禅让,把天下交给他于孝天,那么他于孝天就保证对他和他的子孙绝不加害,这是他做人的原则,绝不容商量。 最终经过一番商议,众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把退位之后的崇祯迁出京师,迁往于孝天起家之地泉州一带,在那边建立一座信王府,来供崇祯荣养,当然将其移至泉州之后,还是会派一支精兵,对信王府进行监控的,崇祯并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也不可能让人随随便便的把他给劫走,再一次站在于孝天的对立面上。 确定了这些事情之后,过年期间京师朝野上下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了起来,上元节过后,正月二十这一天,于孝天在监国府之中,像是个木偶一般的,被一大帮手下指挥的滴溜乱转,又是更衣,又是给他讲各种接受禅位之时的礼仪,把于孝天搞得是晕头转向,但是也无可奈何。 古代最讲究一个礼制,一切都要以礼当先,不能胡来,要不然的话就等于失去了法律上的效力,这方面是绝对马虎不得的。 所以虽然于孝天极不耐烦,但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就要入乡随俗,一切从礼制出发,他要登临天下,这是天大的事情,当然不能在礼制上面,出什么纰漏,让一些人趁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于是在经过好一番收拾之后,于孝天这才被簇拥着,走出了府邸,在府门外面,登上了一辆全新为他登基打造的御辇,然后乘坐御辇,朝着宫城行去。 礼部方面为此为于孝天准备了全套的皇家的仪仗,并且在年前的时候,把远在泉州的于孝天的妻妾子女也全部接到了京师之中,待于孝天登基之后,另行对他们将会进行册封,丝毫马虎不得。 京师百姓闻听消息之后,纷纷都聚集到了街头,黄土垫道净水洒街,全城上下张灯结彩,当看到于孝天的御辇在仪仗的护卫之下,出现在街头的时候,在街上维护秩序的于家军兵将,一声厉喝,街头所有人等,都立即集体跪下,只剩下了兵将们,举起了手臂对着于孝天的仪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也是于孝天当权之后,对于军礼的一场变革,现如今军人见到上官,已经无需动辄跪下施礼,只需要抬手敬一个标准军礼既可,包括他这个马上登基的皇帝也一样。 但是也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也招致了很多人的非议,认为当兵的见到上官甚至圣上,居然不行跪礼,实在是一种僭越之举,简直无法容忍。 但是也正因为于孝天的这个坚持,改动过的军礼,却意外的救了他一条命,就在于孝天的御辇在全套仪仗的护随之下,缓缓朝着宫中行去的时候,在路边跪着的几个人,偷偷的偷眼朝着于孝天御辇来的方向望去,眼神之中纷纷闪过了一丝决绝的神色还有一丝凶光。 当于孝天所乘的御辇快要接近他们的时候,这几个人之中有一个人按耐不住,突然间将手伸入怀中,掏出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大叫了一声:“逆贼!你逆天行事,倒行逆施!谋权篡位,人人得而诛之,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受死吧!……” 他一边狂叫着,一边突然间扥了一下手中那颗黑乎乎的铁瓜雷,这家伙居然不知道哪儿弄来了一颗于家军最新配发的手榴弹,而且是使用的拉发式引信的短木柄手榴弹,被他猛地一拉,这颗手榴弹立即便嘶嘶的冒出了蓝烟。 这家伙拉燃了手榴弹,立即振臂就要朝着于孝天的御辇投掷过去,这时候他不远处有一个在街边维持秩序的于家军军官,被突发的事情搞得愣了一下,当看到这家伙手中的这颗手榴弹之后,他怒吼了起来:“贼子尔敢!” 话音未落他便纵身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这厮的手腕,愣是阻止了他把这颗手榴弹投掷出去,把这厮一下生生扑倒在了地上,这时候周边顿时一片sao动,百姓也都被吓了一大跳,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居然有人在这里埋伏,要刺杀新皇,这还了得? 周边正在街头行走的的那些仪仗人员也都是于家军的兵将,乃是近卫营的成员,突然间发现有人在街边要行刺于孝天,于是几个就近的近卫二话不说便猛扑了过去。 这时候和这个高举手榴弹要投掷出去的家伙一起的几个刺客,也都突然暴起,纷纷从怀中取出了短刀或者是短铳,瞪着血红的眼睛,朝着于孝天的御辇扑了过去,试图要谋刺于孝天,但是随即便被近卫挡住,三下五除二的便将他们撂倒在地。 就在这个时候,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