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3节 (第5/5页)
他们一条生路。 但是于孝天对此完全无视,连建奴派出的使臣都不见,直接命人将这些使臣杀掉,挑着他们的人头,继续挥师直逼沈阳城。 沿途一些建奴见势不妙,再也不复往常的那种嚣张,纷纷主动献降,只求一条活路,但是结果往往不少人还未见到于家军的主力,就被关宁军抑或是那些于家军的夜不收或者斥候们给直接杀掉,只有少数人侥幸成为了俘虏。 几十年建奴和汉人之间积存下来的那些积怨,至此全面爆发,没有任何仁慈可言,没有任何怜悯可言,让建奴也彻彻底底的品尝到了失败者的滋味。 当崇祯十五年也就是清国的崇德七年初冬十月初三,随着这一年的第一场雪飘落在这片大地上的时候,于家军和关宁军终于兵临盛京城下,另外分兵绕过盛京城,开始朝着盛京以北的方向攻进,清除在盛京以北的建奴余孽,接受大批已经哗变的建奴的地盘,开始恢复各地秩序。 皇太极多次派人求降无果之下,心知这一次于孝天已经彻底动了灭掉他们后金的念头,心知继续讨饶已经没有任何结果,于是只得下令召集盛京以及周边所有残余的建奴,进入盛京城中,做出最后一搏。 而这个时候,整个盛京城中,就算是把所有能拿得起刀枪的建奴全部召集起来,加上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之中最后留下的精锐,总共盛京城中也仅余下了不足五千兵马,另外就只剩下了数万建奴旗人的老弱病残,根本无力再出城和于家军进行任何形式的决一死战了,他们唯有最后据城死守,直至他们最后的覆灭。 于孝天远远驻足于沈阳城外的高坡之上,透过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这座关外最重要的城池,这里虽然是建奴的国都,但是不管是规模还是气势,都远逊于大明的京师。 但是也不能就太过小觑沈阳城,毕竟建奴在这里建都已经数十年之久,多年经营下来,这里的城墙业已被建奴打造的相当坚固,拥有了相当完善的防御体系和设施,如果不是城中建奴自行崩溃的话,想要轻松攻克这里,根本也不是很现实的事情。 而且现如今天气已经转冷了下来,他率军出关的时候还是炎炎夏季,短短数月时间,这里已经变成了冰天雪地,前两天的一场大雪,给这片土地上裹上了一层银白色的素装,天地之间变得都干净了许多。 只有远处那座沈阳城,在白雪之间,如同一个黑沉沉的野兽,盘踞在天地之间,再极目远眺,就是很远处的巍巍群山,一条宽阔的大河,如同一条长龙一般横卧在沈阳城东面的大地上,城外的农田这个时候早已被收割一空,被大雪覆盖在了下面,看上去一马平川,毫无阻挡。 一队队于家军开至了沈阳城之外,逐步的把整个沈阳城包围了起来,还有不少关宁军以及近期不断投降于家军的那些关外被掳的包衣奴们,这时候也都作为助战人员,在沈阳城外汇集起来,等候着最终报仇雪恨。 各种四轮辎重马车还有各型炮车,在骡马的牵引下,在雪地之中喷着热气,奋力的拖拽着车辆,缓缓的进入到指定的位置。 兵将们这个时候都已经换上了簇新的暖暖和和的棉衣棉帽,依旧保持着军容整肃,各自在城外忙碌着。 趁着土地尚未完全冻结厚实,各种工事被迅速的开挖出来,一辆辆炮车抵达炮垒附近,在无数炮兵的号子声中,一门门重型攻城炮被推入到了阵地的临时炮垒之中。 而沈阳城的城头上,则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摸样,那些代表着八旗的各色旗幡,在城墙上有气无力的耷拉着,偶尔随着一股小风,微微的飘动一下,但是却见不到任何人影在城墙上晃动。 先期抵达的斥候们已经让城墙上的那些建奴最后的兵将们体验到了于家军火枪的厉害,不知利害的一些建奴,被于家军斥候的冷枪,一个个的撂翻在了城墙上面,使得他们再也无人胆敢在城墙上轻易显露出身形。 所以整个沈阳城在雪地之中,都显得是一片死气沉沉,毫无一点生气,有限的鞑子兵将,都胆战心惊的躲在垛口后面,偶尔通过垛口的望孔朝外张望一下,赶紧又缩回了他们的脑袋,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有一颗铳弹精准无比的从望孔中射入,把他们的脑袋打开花,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