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节 (第2/4页)
道:“是什么法子,说说看。” 徐莺道:“我跟他说,他现在还没成亲和生下子嗣,母亲定然不放心他去的。就算要建功立业也不急在一时,等他过两年成了亲有了孩子再去不迟。到那时我愿意替他劝着母亲,同意让他去福建。我想过了,打仗又不能打一辈子,说不定等过两年福建的倭寇都被打光了。就算没有,到时候他有妻有儿,身上有了牵绊,也不一定还敢拿命去拼。你说这是不是个好办法。” 皇帝突然有一种他就知道是这样的感觉,这算是什么好办法,徐鸰要是打定主意要去福建,难道听了她这些话就会改变主意?都说一孕傻三年,看来果然没错,本来脑子就不够用了,怀了孕脑子更不好使了。 只是看到徐莺一脸求表扬的表情,再看看她鼓起来的肚皮,最终还是十分违心的说了一句:“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徐莺得意洋洋起来,接着又问道:“皇上,福建广东那边以后真的会有倭寇打上来啊?” 皇帝道:“倭寇年年都有,只是多和少的问题。以前□□时期,实行开海政策准许海上贸易,那时候倭寇猖獗,对沿海百姓造成十分大的麻烦,后来到了先帝,先帝在章阁老的建议下实行了闭关政策,倭寇虽然少了,但海上贸易带来的高税收等好处也没了。所以闭关不是长远之计,想要国富民强,还是要开海。但只要一开海,海上的倭寇和海盗必定会上岸掳掠,到时候福建等沿海地方需要用兵是必定的。”而同样的,想要挣军功,在那里也是最快的。 其实按皇帝的想法,让徐鸰去福建历练一下才是最好的。有了军功他才好继续将他往上提,若是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能耐,他就是勉强将他抬举上来,他也制不住底下的人。只是莺莺不愿意,他倒反而不好这样说,万一徐鸰真出点什么事,要伤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只是不管徐田氏和徐莺怎样想尽办法不让徐鸰去,最终徐鸰却还是去。 在他临去之前,他跟朱敾偷偷见了一次面,朱敾倒是十分支持他道:“好男儿就该有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之心,我支持你。你放心,我会等你回来,你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给你当一辈子的望门寡妇,决不食言。” 然后第二天,他就瞒着徐田氏和徐莺偷偷的去了,临去之前给徐田氏留了一封信,将徐田氏气得个半死。 同样气得半死的还有朱家的大夫人,她敲着朱敾的脑袋七窍生烟的道:“你个坏蛋,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冤家,那种话是你能说的?” 说实话,朱大夫人其实也是支持徐鸰去建功立业的,朱家本来就是武将之家,每一代里披甲上战场的不知几人,他们虽然同样担忧亲人生死,但却绝不会阻止他们去上战场保家卫国。但楚国公府有这样的理念,却不能要求别人家也跟他们一样。 徐田氏不想让徐鸰去,朱敾却跑去跟徐鸰说支持他,那不是还没进门就跟婆母对着干,徒惹得婆母不喜,以后过门有她的好日子过。还有她那最后说的那句话,什么“他有个三长两短,她就一辈子给他做个望门寡妇”,她千辛万苦养大的女儿,虽然不是她亲生的,那她也舍不得。 不过好在朱敾说的这些话徐田氏并不清楚,朱敾也只是跟徐鸰说了并回来说给嫡母听了而已。 朱敾被嫡母教训了一顿,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然后抱着朱大夫人的手臂道:“母亲,我可不是说笑的,要是鸰哥儿真的出事了,我是真准备替他守一辈子的。” 朱大夫人掐着她的身子道:“死丫头,你还敢说,想气死你母亲是不是。” 在皇宫里,同样有些发恼的掐着人的还有徐莺。 皇帝一边禁锢着往他身上掐的一双纤纤素手,另一边还要顾着她鼓起来的肚子,一边还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龙身你也敢随便乱掐。”说着将她的一双手摁住,将她整个人抱到自己膝盖上坐着,双手圈住她不让她乱动。 徐莺气道:“那是因为皇上太坏了,居然和鸰儿联合起来骗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