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节 (第2/4页)
围王公大臣见了,不由跟身旁的同僚互视一眼,脸上俱多多少少有些惊异。从前他们虽知道徐庄妃得宠,但到底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实,如今亲眼看着皇帝连骑个马都要跟庄妃共乘一匹,如此的宠爱,不能不令人惊异了。 皇帝不在乎百官的看法,徐莺对百官表现出来的惊诧则是装作没看见。总之这种时候,她还是很享受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受宠的。 不过被徐鸰带到马上的三公主却有些不满意了,嚷着道:“我不要跟舅舅坐一匹马,我要坐父皇的马。” 皇帝在马上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昕儿乖啊,父皇的马已经坐了母妃了,你乖乖跟舅舅一起。” 三公主讨价还价道:“我很轻的,你把我放在母后的前面就行了。” 皇帝道:“这样昕儿会摔下来的,摔下来昕儿父皇和母妃可要心疼了。” 三公主道:“我会抓很稳。” 皇帝最终没有同意让她坐到自己的马上来,三公主很不高兴的坐在了徐鸰的马上到了千景山。 千景山离京城有半天的路程,大队人马从一大早便出发,到了千景山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大家用过了午饭,再休息了一会,然后狩猎便开始了。 徐莺自然是带着三公主在旁边看的。 秋高气爽,秋色宜人。随侍的太监寻了一个平整的地方支了一个一丈宽的华盖伞,伞下面放了一张八仙桌,上面摆了糕点、奶茶等物,徐莺和三公主就坐在华盖伞下,一边吃东西一边看别人狩猎。 皇帝带着人猎了两圈,然后打回来了几只兔子,几只大雁,一只山羊和梅花鹿。 猎场里的动物大都是人工放养的,人工放养的大都要比野生的温驯,皇帝猎了两圈感觉十分没有挑战性,然后便有些兴味索然了。倒是三公主十分的好奇,一见皇帝回来马上跑到他的马下,拉着马上的缰绳道:“父皇,父皇,我也要去打猎,你带上我,我要给昭儿和晗儿猎两只兔子。” 皇帝自然没有同意。 而后魏国公提出让在场的王公子弟出去比试,皇帝同意了,并以一副御用的弓箭作为彩头。 这是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好机会,在场的公侯子弟无不跃跃欲试的。其中就有宣国公府的大公子和二公子,魏国公府的大公子,以及柳淑妃的弟弟柳大少爷等人。 徐鸰也是想要去的,只是想到皇帝和徐莺将三公主托付给了他,三公主在这,他自然不能离开,便又打住了主意。徐莺自然看到弟弟脸上遗憾的表情,但却并没有说话。这一看就是先后两个皇后的娘家在相较高下,没看到连楚国公府的两个公子都没有凑这个热闹嘛,徐莺并不想让徐鸰去趟这个浑水。 而最终的结果是赵大公子略胜了其他人一筹,沈家大公子次之。皇帝不知道是什么想法,或者是想要给二皇子做这个脸面,最后除了赏赐原先允诺的御用弓箭外,另外还赐了赵大公子黄马甲,并准予御前行走。 自来被准予御前行走的人,都是皇帝器重宠信的人。郭庶人宫变时,魏国公府有从龙功,但宣国公府却因为没有赶上这个机会,所以皇帝登基后封赏外戚,魏国公府得到的封赏要比宣国公府高许多,魏国公府如今在朝中的权势如日中天,甩出了宣国公府一大截。但皇帝此时的这番作为,却让王公大臣看出了门道来——皇帝或许要重用宣国公府了。 徐莺跟在皇帝身边久了,对他自然了解。皇帝这番行事,其实是在给二皇孙铺路。 从前二皇孙身体弱,连太子都不能确定他能不能活过成年,对二皇孙能否封为太子有所保留,加之他又不喜欢宣国公府,所以对宣国公府并不亲近亦不重用。但随着如今二皇孙的身体大好,皇帝则要考虑给二皇孙铺路了。假如徐莺猜想得不错,等二皇孙的身体再好些,皇帝或许就该封太子了。 哪怕皇帝再不喜欢宣国公府,但也不能不承认,宣国公府是二皇子最好的助力。但继后的娘家比元后的娘家要势大并不是好事,也别说继后还没生下儿子,就算没有儿子,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长盛不衰,皇后和魏国公府也可以选择扶持其他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