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节 (第3/4页)
子的新摆设都是太子妃亲自一件一件挑的,足见重视。 赵婳有些头痛的揉了揉脑袋,军国大事,本与女子无关,就算瘟疫之事有徐莺一份功劳,也未必一定要宣之于口。何况这件事说成是太子的功劳,比说是徐莺的功劳对东宫更有好处。 那时皇后惠王一系正拿着瘟疫之事大做文章,意欲废储。但只要说是太子请来的神医解决了瘟疫之事,那太子德行不配于天,令上天降下瘟疫这个警示的说法就会不攻自破。瘟疫是上天降下太子不配储君之位的预示,那上天自然不该令太子解决了瘟疫之事。 但最终传回京城的,却说是徐莺的功劳。她不知这其中是否有太子为了给徐莺造势,抬高她的身份而故意为之的成分。 太子,对他喜欢的女子还是很好的,事事都替她想到了,可惜,太子喜欢的那个人不是她。 而这个认知,令她一想到心便疼痛不已。她原想让别人将心落在她身上,结果没想到却是自己丢了心,她是真心喜欢太子的。 赵婳看着怀里的儿子,心又坚定起来,没有关系,太子喜欢她又如何,太子喜欢的人却未必是人生的赢家。 只要以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和太子合葬的人最终还是她。到时候只要有权势,她自可以让人给她造一段和太子可歌可泣的爱情,然后流芳百世,让后人羡慕敬仰。 青盏看着赵婳,见她脸上的表情几番变化,最终又归于平静,猜不出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如今,已经越来越不能猜测自家主子的心思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青盏见她脸色渐渐平和了,才问道:“娘娘,赵四夫人递了帖子,明日想进来看望娘娘,娘娘可要见?” 赵婳语气不虞的道:“拒了她,就说东宫最近事端多,让她少来东宫。” 赵婳对赵四老爷和赵姜氏也是有气的,两年前她想去南疆,求助宣国公府,宣国公和赵章氏顾忌她去了会立下大功身份提高,加上她又刚生下了儿子,自然不肯帮她。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连赵四老爷和赵姜氏都不肯帮她,还美其名曰为了她的性命着想。该关心的不关心,不该关心的非要插一脚,她的性命用得着他们来着想。 若是当初去南疆的是她,有这和太子单独生活的两年,或许她还能争取太子的心,他们却是将她唯一的希望都掐断了。 只是此时赵婳却忘记了,赵四老爷的官职微小,就算帮她也未必能改变什么。何况赵四老爷和赵姜氏是真心关心她,哪怕赵四老爷感觉到了女儿的性子大变,令赵四老爷时常有不是自己女儿之感,但到底没有往其他方面想,或者不敢往其他方向想,仍是一如既往的关心这个唯一的女儿,哪里会帮着她去涉险。 赵婳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最终缓了缓气,而后又对青盏道:“去吧,语气婉转些,不要令她多想。” 青盏道是,接着出去了。而赵婳则是深深叹了一口气,她如今总有一种孤立无助之感。 她原想扶持赵四老爷成为自己的助力,但这个爹只会一味的让她柔顺柔顺,让她好好对待二皇孙,让他听大伯父大伯母的吩咐,根本是指望不上的,如此她也歇了扶持他心思。只是赵四老爷指望不上,宣国公府不能依靠,她不知该从哪里寻求助力。 反观徐莺,一个弟弟在楚国公府学武,能跟楚国公府扯上关系,女儿被宁国长公主养了两年,也是一层关系,meimei跟孟二少爷订了亲,还有一个爱慕追随她的孟文敷,她又跟安陵郡主和春王妃交好,这些都是她的资本。 赵婳越想越觉得心烦气躁。 而在另一边的宁国长公主府里。 三岁的三郡主坐在小榻上,脚上悬在半空中,一晃一晃的,白皙的脸庞上面是两条弯弯的眉毛,眼睛明亮清澈,模样粉嫩软糯,就跟刚刚出炉的糯米团子似的,恨不得上前去咬一口。 五岁的楚濂坐在她的对面,端着一碟点心放到她的面前,对她道:“昕meimei,这是你最喜欢吃的玉米糕,你快吃吧。” 三郡主面色不改,看着他道:“今天你对我这么好,肯定有事,你不先说什么事我可不吃。”声音清亮稚气的,如珠玉落在盘里。 楚濂笑道:“好meimei,你不要回东宫,以后留在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