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3/4页)
别或是相同点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众媒体的强烈共鸣,大家不仅起哄,“是啊,影帝说说啊”、“快告诉我们吧”。 萧文轩不假思索地回答:“年龄不同啊,长得也不同啊,姓名身高都不同,不同点太多了,好了,这个问题我回答了,不许再问了。” 影帝发话了,大家自然也很给面子,不过另外两位演员周静芸和耿飞就没这么幸运了,即使周静芸俏脸哀求“这个问题别问了,放了我吧”,媒体依然对“谢女郎”兴趣不减。 当然,也有媒体怀疑这“从未有过拍摄经验”的“谢女郎”能否挑起《靖康变》里分量颇重的女二号,会不会因为经验不足,演技不好等问题,将谢导的电影演砸。 对此,导演的回答是,“片子出来大家就知道了”。 知道大家都在寻找自己,都在谈论自己,而身为当事人的连夏居然只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说不郁闷是不可能的。 就像是你做了一件好事,很想让大家知道,但是大家都在寻找这个做好事儿的人,但是没有一个想到那个做好事儿的是你。 这种被迫捂住嘴巴的感觉,可真不舒服。 鉴于自己已经签了保密协议,就算她想拿个大喇叭告诉全世界,也只能将这股强烈的*咽回肚子里。 好在,她并没有为此纠结太长时间,因为开机发布会的两天后,备受外界瞩目的《靖康变》正式开机。 而此时,距离过年,仅有十五天。 ******* 《靖康变》背景虽然定为北宋末年,但男女主人公都是编剧李软软虚构出来的,男一号是公孙彦是镇守边疆的少将军,女一号柳寄奴则是外柔内刚、卖艺不卖身的杂剧名伶,他们相爱相知相守,哪怕是在金军攻城,汴京即将沦陷,也没有放弃彼此,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最终成为腐朽统治下的牺牲品,金军攻城时,在一片战火中,二人双双殉城。 连夏饰演的女二号,李师师,在剧本里,是女一号柳寄奴的手帕交,也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参照物”。 一个故事总需要另一个故事,或者多个故事作对比,方能凸显出男女主人公的特别之处。 在编剧的塑造下,李师师是一个矛盾的人,她喜欢大才子周邦彦,却又无法放弃金钱与权势,委身于宋徽宗赵佶,她似看透了世间的男欢女爱,却又因为感动,一次次帮助公孙彦和柳寄奴见面,甚至在得知徽宗弃城逃亡,看似歌舞升平的汴京即将燃起战火时,拿出自己的钱财,让两人远走高飞。 值得一提的是,由影帝萧文轩饰演的男二号,便是北宋末年大才子周邦彦,在真正的历史上,北宋靖康年间的周邦彦应该是一个老头,但是在编剧的笔下,他被艺术化的处理成了一位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青年。 老实说,当连夏知道萧文轩会出演男二号的时候还是蛮惊讶的,因为在李软软的剧本中,周邦彦这个男二号可不算是特别讨喜,这个人物在编剧的设定中,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他软弱多情,却又不愿意承担责任,他喜欢李师师,却又不愿意娶她,三番五次劝李师师嫁人,明知道对方的心意却又装傻,但是看到心爱的女子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嫉妒,也因为他的优柔寡断,最后葬送了李师师一生的幸福。 对于一直饰演正面角色,荧幕形象非常好的萧文轩来说,这个角色实在是不怎么讨喜欢。 观众总是情不自禁将剧中人物和演员的现实情况联系在一起,演得好了甚至合二为一,萧文轩总在影视作品中饰演正面角色,这样一个不算是特别正面的人物,对于他一贯良好的公众形象来说是一种抹黑。 当然,这样以为的不仅仅是连夏一个,就连剧组内部也有不同意见,除了少数人,大多数人都认为耿飞饰演的男一号,由萧文轩来演更合适,就在导演都要犹豫是否换人的时候,是萧文轩自己强烈要求出演男二号周邦彦。 他的坚持也可以理解,没有一个演员希望被定型,所有的演员都喜欢演性格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萧影帝还颇为幽默的说,若不是性别不同,他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