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节 (第2/2页)
耀自家闺女如何如何好,黄娘子越发觉得不平。——合着陈夫人的得意门生还就非你家闺女不可了?所以在听到陈夫子当众称赞夏君妍后,黄娘子便最早与夏君妍取得联系的。她是外镇嫁来的,夏君妍是村里来的,正好两个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云安镇人,倒是有些共同语言。 黄夫人透露这个消息,夏君妍是感激的,又特地在黄夫人女儿平常读的书里挑出几篇,说道:“陈夫人与寻常夫人不一样,她不爱那些女则女戒,反倒喜好诗词,尤其是清雅些的更得她意。” 有来有往方是相处之道。但夏君妍还不准备立刻去找李春娥和柳氏理论,毕竟这流言的事好不容平息下去,她不能再将它翻起来。 倒是巧姐的爹娘上门来让她有些意外。 后院里,姜小莲正陪着他们小坐。见到夏君妍来了,巧姐爹娘立刻起了身,刹那间便跪在地上:“夏掌柜,大恩大德啊!” 夏君妍吓了一跳,赶紧将他们扶起来:“大伯大娘万万不可啊,这真是折煞我了,你们赶紧起来啊,小莲,过来帮一把,赶紧把大伯大娘扶起来。” 巧姐从地上站起,帮着铺子里的人将她爹娘扶起,三人又哭了一回。夏君妍万万没想到当初为了扳倒李胜荣而顺手做的事竟让人感激至此。 又是递巾子又是倒茶,众人乱了一会儿,总算是安稳的坐下了。夏君妍这才发现巧姐的装束有些不一样,更像是道姑的装扮了。 巧姐爹叹道:“俺这闺女虽说是去了那不干净的地方,但好歹也是她娘身上掉下了的一块rou。村里人都说干脆让她死了也算是全了名节,可要俺说,那杀千刀的李胜荣死了就死了,俺闺女凭啥要死。老汉和婆娘也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不怕被人笑话。可巧姐却是个命苦的。”说着,刚哭过的眼里又浑浊了起来,“所以便让她绞了头发去做姑子,这也算是一条活路啊。” 巧姐娘道:“俺们来给夏掌柜道谢的,说这些晦气的作甚。俺们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些都是俺们自己种的,夏掌柜您开食铺,俺们想着这些倒也能用得上。” 夏君妍知道他们是实心人,若是不收,反而让他们不安。便道:“大伯大娘好不容来一趟,今儿我做东,可得留下吃顿饭才好啊。” 巧姐爹娘正要推辞,巧姐劝道:“这也是夏掌柜的好心,爹娘,你们就留下来吧。等日后我去了道观里,也不能时时回来看你们。” 见巧姐爹娘还有些不安,姜小莲道:“大娘,我帮你把这些东西拿到灶房去。” 巧姐娘连忙道:“俺来就好了,你小姑娘哪有那把子力气。”说着,和巧姐爹拎着东西便随姜小莲出去了。 从刚进屋开始,夏君妍便觉得巧姐好像有什么要单独对自己说。果然等屋里只剩她们二人后,巧姐起身朝她走来。虽然已经从窑子里出来了,但到底在哪里待了大半年,走路的时候依旧带着一丝风尘味。夏君妍心下叹息,好好一姑娘,就这样被毁了,更何况又是在古代,着实不知巧姐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巧姐突然跪下,夏君妍吓得正要让开扶起她,巧姐却道:“夏掌柜,让我给你磕个头吧,恐怕以后我也不会来了。”说罢,恭恭敬敬的低下头,听到闷的一声,再抬起来时,额头竟已泛了些青印子。 “夏掌柜,原本像我这样的人本该死了干净,我知道我去了窑子会让我爹娘被人戳脊梁骨,但我放心不下他们。好死不如赖活着,反正我也窑姐儿都做了,这脸要不要也没甚关系了。” 夏君妍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好默默替她倒了杯茶。 巧姐自己倒是看得开,笑道:“这次来镇上,一来是向夏掌柜道声谢,二来也是送一松我原先在楼子里的好姐妹。” “哦?”夏君妍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巧姐从怀里拿出一个镯子:“其实楼子里大多都是可怜人,只是她们没有我这样好命,还能出来。所以楼子里的姐妹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被看上,娶回去当个二房,或者当个丫鬟都是好的。说出来也不怕夏掌柜笑话,我在楼子里也有一个交心的姐妹,她叫宝笙,最近也是走了些运道,被咱们镇上的人聘了出去,我来也是送她一程。” “这镯子是送给她?”夏君妍问道。 巧姐道:“这镯子原本是一对,她一个,我一个。如今我做姑子了,再带这些俗物也不好。夏掌柜若是不嫌弃我脏,便收下吧。” “这……”夏君妍一时语塞,“你别多想。我就是瞧着镯子也不是凡品,不如留给你爹娘也好。” “我爹娘是不会要这样的东西的。”巧姐说着,突然一顿,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掌柜的可知道我那姐妹去谁家了吗?” 夏君妍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