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2/3页)
虽然离珠珠儿说亲还早,可是这种事必须趁早留意,好东西都抢手得很。事关卫蘅一辈子,何氏自然是要打听了又打听,才能放心。 何氏忍不住叹息一声。 “怎么了?”刚进门的卫峻问道。 何氏站了起来,蹲下替卫峻脱了鞋,亲手绞了热帕子递给卫峻擦脸,“还不是为了珠珠儿的事。” 卫峻一听这话就知道何氏的意思,“你这么早就着急了?珠珠儿才多大点儿。” 何氏道:“也不小了,年底就满十三了。如今若不留意,到说亲的时候难免手忙脚乱,万一看岔了,可就害了珠珠儿一辈子。” 心肝宝贝一样养大的女儿,如果嫁到婆家去反而受气,那样的话何氏只怕一想起来,就得犯心绞疼。 “老 爷可别不当回事儿,你们男人在外头更容易看清孩子的性子。咱们珠珠儿是个娇气的性子,对方一定要是脾气好的,可不能是那些个花花肠子,便是没本事都无所 谓,咱们珠珠儿又不缺他那点儿东西。我想着,最好是次子,也不当家,婆母要磋磨,那也是磋磨大儿媳妇。”何氏道。 “胡说,咱们珠珠儿怎么能嫁个没本事的男人。就珠珠儿的品貌,若是本事差点儿的,万一咱们老了之后,女婿又护不住她怎么办?”卫峻道。 何氏愣了愣,不得不承认卫峻说得有道理。珠珠儿一日比一日长大了,出落得仿佛宝石一般璀璨,流光一般耀眼,的确需要一个有本事的女婿。 “老爷说得对,那你就该更加留意起来了。对方的品行多看几年,才放心。” 何氏伺候卫峻换了便袍道。 卫峻点点头,“珠珠儿是个有主意的,咱们两个也不是那等不开通的爹娘,也得问问她的意见。” 何氏道:“这你不用担心,那个小丫头,我今日故意在她面前提起亲事,她一点儿回避的意思都没有,也不害臊,真不知咱们怎么养出她这么个性子来的,小时候,她多听话,多可爱啊。” “我瞧着现在更好。”卫峻道:“女孩儿的性子弱并非好事。” 可是太强了也绝非好事。 日子一进五月,太阳忽然就烈了起来,卯足了劲儿要给世人一个下马威。白花花的太阳照在地上,鸡蛋都能煎熟了。 院子里的人见面就说:“今年怎么这么热,这还没进伏天呢。” 偏偏这又是端午节,济水里满是扎了彩球、彩旗的大小船只,还有大老远的从南边溯河而上的船只,这都是为了看五月初五那日,西海的赛龙舟。 从五月初一开始,西海东北角就开始戒严,四周拉起了明黄色的帷帐,里面在搭彩棚,这是为皇爷五月初五到西海观龙舟搭建的。 顺着皇帝的彩棚向两边延伸的是达官贵人的观看台,能上这台子的人除了王公,其他至少是三品以上的大员或者公侯世家。 西海除了这一片静地之外,周围已经闹翻了天。唱戏的搭了临时戏台,走江湖卖艺的划出了专门的圈子,唯有小贩挑着担子四处吆喝。 这五天里,西海周围简直比过年看花灯还热闹,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胜出的队伍若是幸运,还会有幸到皇爷跟前拜见,那可是十分长脸的事儿,在皇爷跟前跪过的膝盖,简直可以三年不洗一般。 当然对于卫蘅这等每年都看龙舟赛,已经毫无新鲜感而言的人,其实并不喜欢去看龙舟赛。 至少卫蘅就嫌弃太阳太烈了,晒得脸疼。 女儿家们过端午比男人可就精细多了,这几日里是展示女红的最佳时间。 卫蘅的女红只能算一般,同女学里其他姑娘比起来,那就简直叫差了,所以她这几日身上戴的东西都是身边的念珠儿做的。 “蘅jiejie,你腰上这串粽子可真漂亮。”郭乐怡用手指摇了摇卫蘅腰间那串五颜六色的锦缎做的粽子,每颗粽子只有拇指的指甲盖大小,边沿还有五彩线做的流苏。 卫蘅笑道:“知道你惦记。”说着就从书囊里拿出一串同样的五色锦缎粽子来给郭乐怡。范馨和李悦见了也都嚷着要,卫蘅一人给了一串,这些都是早就备下了。 端午节,女儿家都有佩豆娘、系长命缕的习俗,到如今渐渐就演变出斗手巧的风气来。腰上挂的、手臂上戴的,都要比一比。 郭乐怡刚夸了卫蘅腰上的粽子好看,另一头的女学生就咋咋呼呼地高声道:“呀,这绉纱蜘蛛做得也太像了,刚才我还以为是真的哩,雅欣,你的手也太巧了。” 魏雅欣谦虚了几句,所有人的眼睛都忍不住往她腰上看去,那里还挂着一串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