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3/4页)
请稍安勿躁,府中这个宁慈,还请王妃稍加忍耐,主子有办法对付她。” 有办法?景王妃气笑了:“好,本王妃就等着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贱人!” 而在同一时刻,国子监外的宫墙边,宁慈双手拢在袖中,身边站着的,是多日不见的纪千灿。 纪千灿是五个人当中轻工最好的。其门下的女刺客各个都是身轻如燕的绝色美人,十一纪千灿的这个太监扮相竟毫无为何敢,偏偏他自己还觉得演的挺走心,举止投足间真是十足的太监味儿。 “这么说来,王府里面已经几乎没有知情人了?”宁慈靠着宫墙,看着身边妖娆妩媚的纪千灿。 纪千灿抬手抚了抚鬓发:“你当好玩么,你做了坏事,还能把做了坏事的人留在身边?看着像是在你眼皮子底下,其实说不准那一日就捅你一刀子。所以最好的藏身地点,当然是让他们一辈子在地底下,还有比这个更安全的么!?” 宁慈笑了笑,转而问道:“那你们的事情有眉目吗?” 纪千灿这会儿不开玩笑了:“小慈,这件事情挺奇怪的,好像我们刚一开始查,他们就收手了。之前我们门下的弟子纷纷失踪,我们就怀疑是被卷到这个杀手组织里面,可是从你们来京城之后,这边就一直风平浪静,有点不对。”纪千灿转而一想,又改了口:“不过也许是因为我们跟门人都说过这件事情有关,大家都小心了,所以就不再上当了!” 宁慈摸着下巴看着天,良久,才说道:“也许……还有一种可能……” 关于金玉满堂上学的事情,宁慈看似没有怎么过问,实则已经是安排的妥妥当当,她不差钱,但凡事上学需要的东西,她都为他们准备齐全。 要来这里上学,对于金玉和满堂来说,更多的是为了把这些带回东桥镇,让家乡的孩子们都知道汴京里读的书与他们有什么不同,且自从宁慈对他们说过总有一日一定能回到家里之后,他们便轻松开朗了不少,只将这里获得的一切都当作往后可以带回家乡的东西,所以两个人都十分积极。 今日算是他们上学的第一日,可宁慈没有想到,竟然还会在国子监里遇到江旭阳和刘阁老。刘阁老从前就是帝师,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可让宁慈惊讶的是,江旭阳竟然都是这里的先生! 江旭阳见到宁慈他们也十分开心,几句话之后就交代清楚,他如今闲在王府里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向江言请了命,来这里做教书画的先生。 宁慈很是吃惊,毕竟江旭阳在她心里的画风,怎么样也和一个儒雅翩翩的作画书生联系不到一起,而江承烨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轻声解释道:“旭阳的丹青在整个汴京城中都十分有名。莫看他现在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像个逍遥王爷,从前凭着这门手艺,可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主。” 看着面前得意洋洋地江旭阳,宁慈只觉得真是神奇。 而另一边,就是刘阁老了。 对于刘阁老的举荐,宁慈当作恩情好生谢了一回,刘阁老摆摆手,慈祥的笑道:“你的手艺摆在那里,老夫自然不好让你这般被埋没。到时因为你离开了东桥镇,我那两个傻丫头没了好手艺的教导,可真是苦了我这个老头子。” 宁慈笑道:“阁老知遇之恩,宁慈定然要好生报答。既然阁老如今来到汴京,宁慈自然要沿袭过往,登门过府去为阁老做几道好菜。” 刘阁老似乎当真十分喜欢宁慈的手艺,笑着点点头,也没拒绝。后面自然是些客套话,可是,当宁慈问道刘阁老是否要回国子监做先生,刘阁老却是摇摇头。 他这次回来,除了为太后的六十大寿庆贺,也是将自己的女儿和侄女送到这边来。宁慈记得刘大小姐是许了人家的,夫家在东桥镇算得上是书香世家,家中也有家规,绝不走仕途。 似乎是看出了宁慈的的不解,刘阁老笑着解释道:“小女和小婿是陪着老夫回汴京,呆的时间不会很长。小婿和小女都是有才情之人,老夫不愿让他们整日陪着我这个老头子,是以这几个月住在汴京,他们二人也一同进到国子监,做一个临时的教书先生,等到回去的时候,他们二人自然会一同回去。如此也不算白来一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