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节 (第3/3页)
论如何都无法阻止了,是吗?” 王妃笑着点点头:“没错。” 宁慈望向王妃身后的杨敏茹:“杨姑娘也觉得联姻是一件好事?” 杨敏茹微微低下头:“宁姑娘,婚姻大事应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敏茹知道这个决定定然会让姑娘觉得为难委屈,可是我们身为女儿家,就是为了伺候好夫君,有人照应着,岂不是更好吗?宁姑娘,你比敏茹要早一些结识承烨,也有了小鱼儿那样可爱的孩子,敏茹往后也会将jiejie当做亲姊妹一般的。” 杨敏茹和景王妃二人算得上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景王妃越发的不满意,就将杨敏茹衬得越发明白事理。王妃说这些话,连下人都未曾屏退过,摆明了是要让府里的人都看清楚宁慈是个什么地位。 然而宁慈的反应由始至终都平静的可以,连杨敏茹都有些不懂她这般恃宠而骄目中无人的恶人为何能忍得下来。 王妃却比杨敏茹想得多,她看着连一个反对的声音都没有的宁慈,忽然发话道:“若是你想要等到承烨回来吹什么枕头风,我劝你还是尽快打消这个念头。你可知道,这赐婚不似你们那些小家小闹。一旦圣旨下来了,就不是你个人的意愿。我知道承烨有那个本事为了你违抗皇命,可你要知道,若是因为你一个人不愿,便是大罪。” 宁慈轻笑一声:“原来王妃一直以来求这道圣旨,就是为了压住宁慈吗?” 王妃不置可否:“求一道圣旨,不知为了这些,可是若是有这道圣旨,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宁慈垂眼低笑:“既然王妃觉得简单,那就按王妃的意思来好了。” 王妃挑眉:“你当真没有异议?” 宁慈笑容不减:“王妃觉得联姻是一件好事,宁慈作为儿媳,自然应当支持,又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让王府陷入困境?” 王妃觉得这样配合的宁慈有些奇怪,可是看她的神情又不像是故作姿态,反倒轻松得很。 “既然你都明白,那就不需要我在多说。承烨方面,还需要你去好好地劝一劝。承烨的性子容易坏事,若是你能做个懂事的人,往后王府不会亏待你。可你若是一意孤行,做了哪些傻事,到时候就不是王府容不容得下你,而是皇上和太后容不容得下你。” 宁慈微微颔首:“儿媳明白。” 宁慈今日实在是安静温顺的不像话,景王妃难免觉得奇怪,莫非她真的那么懂得审时度势,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所以一早就偃旗息鼓? 厨房的香气还在不断地往外飘,王妃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道:“你不是还在熬汤吗,快去吧。等到王爷和承烨回来,正好喝热的。” 宁慈:“王妃母亲已经没有别的训示了吗?” 王妃淡淡一笑:“有人聪明,懂得做人。那些多余的废话,可说可不说。” 宁慈垂首:“那儿媳就先行告退。” 王妃已经起身往院子里走:“去吧。” 宁慈神色自如的重新回到厨房。外面,杨敏茹扶着王妃往院子里走,一路上,杨敏茹好奇道:“前些日子听说jiejie打了好几个奴才,原本以为jiejie的性子急躁,却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jiejie到是深明大义。” 王妃拍了拍杨敏茹的手:“她深明大义?左右她都是捡了个大便宜。一个乡野妇人,如今已经算是飞上枝头做凤凰。真正深明大义的,是敏茹你。你放心,承烨娶你,是以正妻的名义,整个王府,除了你,不会再有第二个世子妃。” 杨敏茹含羞带笑的垂下头,王妃的目光变得幽深:“不过,你也是知道承烨的性子,他这个孩子性子有些古怪,可是却不是什么难以相处之人,只要你耐心的对待,必然会有所回报。” 杨敏茹点点头:“王妃请放心。敏茹这些日子已经看懂了许多,敏茹晓得改如何与世子相处。只要敏茹一片赤诚,总有一日,世子定然能明白敏茹的心思,王妃请不用担心。” 王妃笑容欣慰:“你也知道,承烨这么多年一直流落在外,我和王爷对他的关心太少。如今想要与他走的亲近些,唯有靠一个懂事的儿媳来做一个牵线的桥梁。那宁慈你也是瞧见了,有她在,承烨只会与我们走的越来越远。就是因为她,承烨险些放弃了这里的一切。如今她晓得了承烨的身份,跟着一起回来,带着什么样的心思,我只要是想一想就觉得心里发寒。” 杨敏茹点点头:“母亲请放心,敏茹知道该怎么做。” 事情差不多已经尘埃落定,就等着宁王与江承烨从宫里回来。 然而等了很久,两人一直没有回来,宁慈熬的鱼汤一直在炉灶上保温,她也和小鱼儿和两个弟妹守着鱼汤,似乎是宁慈在教他们如何熬鱼汤,丝毫没有因为今天王妃说的这些事情而受到影响。 一直到了晚上,宁王终于带着江承烨回来了。 “王爷,事情可都落定了?”王妃带着杨敏茹迎了出去。 宁王面色凝重,对王妃道:“小慈在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