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节 (第3/5页)
吃,到底一口也没吃就放下碗了。” 浣娘便皱眉道:“那点补汤和药汤能顶什么事呢?她身子又弱,别这样落了痨病,可就不好了,越是病,越该把身子养好才是。” 话音未落,忽听元媛拍掌道:“既是这么说,你们跟我过来,我弄一样好东西,一是给她尝尝新鲜,说不定喜欢吃呢。二来你们也解个馋。” 她说完往外走,众人不知道她是要弄什么。过了一会儿,只见元媛捡了几根水光溜滑的红皮大地瓜,在小厨房和水蒸上。 芳龄笑道:“正是呢,我们怎么把这个忘了,只以为自己吃过,不是新鲜,但对于顾姑娘她们来说,可没吃过这东西。这红薯又有一股子不一样的甘甜,她定然爱吃。” 元媛笑道:“不是,我是忽发奇想,今儿我们不这样吃蒸的红薯,芳书,你去找几块点心来,要那酥软甘甜的。芳草,你去拿一碗牛乳,加上糖。”一边说着,自己就起身找了几个鸡蛋出来。 众人都不解她这是要做什么,却见元媛待那红薯蒸熟后,从中切开一分两半,然后将那金黄色诱人的瓤儿都挖了出来,捣成薯泥,接着又把点心也捣烂了,和着薯泥重新放进那呈半圆形的薄薄薯皮内,又把鸡蛋打碎了搅拌均匀,和着牛奶一起往那薯泥上浇了下去。如此这般把几根地瓜都做了,这才又放进小锅内,用急火蒸起来,不一会儿揭开锅看去,只见红色的薯皮上是金黄色诱人的一层奶蛋和薯泥,阵阵香气散发出来,着实诱人馋涎。 元媛便命人将这东西弄出来,自留了四瓣,其余的送了给汤嬷嬷和李嬷嬷各一瓣,剩下的六瓣就让芳莲都送到顾盼儿房里。她自己这里只留了一瓣,把剩下的分给了浣娘芳龄等人,对她们笑道:这是偶然突发奇想想出来的,一直也没时间试验,刚才尝了一口,味道倒是不错,你们也尝个新鲜。 众人连忙争相品尝,只觉这东西绵软酥甜入口即化,随即甜香满颊,奶香气与点心的甜香气还有红薯本身的甘甜混合在一起,竟是说不出的好吃滋味,当下不由得都赞起来。 那几瓣红薯哪里禁得住哄抢,转眼间就吃完了。元媛见大家都爱吃,便笑道:“刚刚我做的时候,你们也都看到了做法,以后便照着做吧,左右红薯我们府里有许多,大家尽情吃就是。” 一语未完,就见芳莲也走了进来,笑道:“姑娘,我把那东西拿给了顾姑娘,她先还说不太想吃东西,及至尝了一口,竟就放不下了,一会子功夫便吃了两瓣,连江先生和顾公子都十分的惊喜,连说多少日子顾姑娘也没有这样好胃口了,还让我们来和姑娘讨方子,直说这样东西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元媛笑了,就命芳莲去后面捡些地瓜送过去。这里浣娘又道:“正经这东西也该送回王府一些,想来王妃和王爷还有小王爷也是喜欢的。” 元媛知道浣娘的意思,虽然说得是王府,想的其实却是自家娘亲,便笑道:“这个我晓得,只是这些日子忙,就混忘了,回头让人捡那大的好的,捎两筐过去,也给大家尝个新鲜。” 一行人正议的高兴,忽听有人报说芳龄的哥哥现在外面,想要接芳龄回去一趟。 众人不由得都愣住了,连芳龄也十分的惊讶,喃喃道:“这是怎么说的?不是才回过家吗?怎么今天又来找我?不知是不是爹娘出了事。”说到这里,语气便担忧焦急起来。 元媛笑道:“你且不必慌,我想着倒未必是你爹娘出事,多半是那萧家在王府里的事情忙完了,因此过来办你的事情了,虽然小九儿见过你,其他人可还没见过呢,大概你哥哥是想接你回家去给众人看看。”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浣娘便笑道:“这是怎么说的,他们是王府里的人,若想看芳龄,便该当来这里,就来拜见姑娘又如何?难道他们清高至此?” 元媛道:“这倒别多心,想来这大概倒是王妃的意思,她知道我好清静,偏这时候又添了玉矿的事情,庄子上不定是忙的怎样呢,所以那萧家人才越过我去,也是不给我添麻烦之意。既这么着,正经该让芳龄回去才是。” 一边说着,就让芳龄简单收拾了下,元媛又命人捡了几十根红薯给她,笑道:“也拿回去待客吧,虽不名贵,好歹是个新鲜。”言罢听人说汤嬷嬷来了,她便叫进来道:“论理不该劳动嬷嬷,只是萧家是王府那边的人,只怕和嬷嬷也是旧识,你们熟人间好说话,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也能担待一二。王府的规矩你也多熟悉,所以就少不得劳动您老人家和龄丫头走一趟了,有你在身边,她心里也不必惊慌。” 汤嬷嬷笑道:“姑娘这么说,可折杀老婆子了,姑娘放心,有我在呢,再不至让龄姑娘受委屈的。”一边就和芳龄一起出来,见了芳龄的哥哥,果然就为的这件事,因此欢欢喜喜的去了。 一路行来,真真是秋意萧索,好在汤嬷嬷和芳龄穿的都够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