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3/6页)
天,也不得去探望我娘。再者,说句不怕娘娘笑话的话,我家里人是什么样我最清楚。如今王妃派人跟我去了,固然在她们面前我风光了。然而回头我走了,他们便该以为我得了势,自诩为皇亲国戚了,在外面仗着王府的威名做下些不好的事情,别人不知内里,就会把这些都算到王府头上。虽说王爷和小王爷都是皇亲国戚,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该小心赚个好名声。别让人拿到把柄才是,上次庄乾那件事,也便是为了这个着想。因此竟还是不派人跟我去的好。” 她这样一说,王妃也笑了,便仍让芳莲芳书和浣娘陪她回去。待她们走了,方在屋里对兰嬷嬷和柳枝感叹道:“这个孩子是个了不得的,行事有分寸,头脑又聪明,我和她处了这两日,不显山不露水,但进退有度应答得体。我细想想我年轻那会儿,在府里也是如鱼得水了,有时竟还没有她这份稳当劲儿,偏该说笑的时候,也能凑上趣,怎么怨得人不喜欢她。轩儿那是个倔强的,不然若真和这元媛在一起,也由不得他不喜欢。唉,只可惜那边庄子上如今有了老三在里面插一脚,须还得她在那里坐镇我才放心,不然这就把她接回来,轩儿就不肯见,我让她陪在我身边,权当是又养了一个闺女。” 柳枝笑道:“可见这姑娘是真对了娘娘的心思,从来也没听你如此盛赞过一个人。我看着倒也是平常,真不知娘娘从哪里就看出她的好来。” 王妃笑道:“这方是她厉害的地方,什么手段心机都藏在骨子里,你们看她自然就是平常的了。我若不是在王府这地方呆了四十年,一路披荆斩棘的过来,我也必然让她蒙混过去了。” 兰嬷嬷在旁道:“可不是。这位姑娘看事情可明白着呢,又长远,难得性子还宽厚,知道感恩。”因便把在元媛房外听到的她和浣娘说的那些关于玉雕的话都说出来。这下就连柳枝都动容了。 王妃笑道:“我果然没看错她。能有这份见识胸襟,便是轩儿也不过如此了。” 柳枝也在一旁道:“我还以为她用那东西是要讨娘娘的欢心,原来这里面竟还有这么多的缘故,难为她怎么想的。真真的是走一步的道儿,却看出三五里地远去。” 王妃点点头道:“你说的一点儿也不错,这孩子心中着实有算计。只是听说以前她十分的软弱,真真是天理昭昭,她为软弱差点儿丢了性命,大难之下终于醒悟过来,倒变成了这样聪慧刚强性子,可见好人也总是有好报的。” 不说王妃等人在房内热议元媛,且说她回到元府,见过了元老爷和大夫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往阮氏这里来。却见之前柴房般的小屋竟已翻新成了一个小院子,院里有五间新盖的大房,虽不是雕梁画栋,却也是碧瓦白墙,十分的整齐漂亮。周围也不再杂乱,种了些花草树木,倒显得这一角地方十分清幽。 元媛诧异,忙问三夫人怎么回事。三夫人叹气道:“也没什么,就是有一回他们不知道怎的说起你来,又做开了白日梦,说小王爷至今还没娶亲,万一哪天想起你来,和你一起回这里,见我住这样的地方不成话。当时大夫人是要给我另找地方住的,我只为了住在这里,你派的人和琅嬛往来能方便一些,我便以住惯了,身上又有病,禁不起吵闹为由,不肯搬,他们便把这里翻新了,说来说去,都还是你的功劳。” 元媛听了,便笑道:“原来如此,他们尽管在那里做梦去吧,我虽然这次回了王府,却也没见过小王爷呢。我估摸着他是让我爹弄的怕了,生怕见我就再被赖上。他们做美梦想着迎接小王爷,就让他们做去吧。” 阮氏听元媛这样说,不由得就有些忧心,落泪道:“这是怎么说的?我听说不是王府叫你回来的吗?既如此,怎么都没见过小王爷的面儿?当年死赖着王府不放的,是你爹那个贪心不足的,与你却又有什么干系?难道就让我清清白白的女儿这样守活寡不成?” 元媛连忙替她拭泪,微笑道:“这有什么值得哭的?我在那庄子上自在着呢,如今大事小情都是我做主,从我手里出入的银子,只怕比咱们家一年加起来赚的钱还多。娘不用担心我,素日我送过来的银钱补品都用了吗?我看你这气色倒比之前强多了。” 阮氏听见这个,方又收了眼泪,笑道:“可不是吗?我这身子是从前底子不好。来到这元府,虽然也艰苦,好歹吃穿上倒也不艰难。没想到后来你又给了那么多补身子的东西,琅嬛又会弄,我们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