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节 (第5/6页)
过来了,才终于可以实现愿望。 油角的做法虽然琐碎,但是很简单。便是将炒熟的花生碎芝麻白糖红绿丝拌在一起,然后用油和了面,擀成一张大薄饼后,用一个小碗在那打薄饼上抠出一个个小圆皮,用来把馅儿包在里面,比饺子要小很多,捏上花边后下到锅里油炸,待拿出来后,吃一个进嘴里,便是满口甜香。热了凉了吃都很好。 当下众人都很感兴趣,在小厨房里一直熬到戌时末,方把这些都炸了,趁热吃了几个,不免又是一番赞叹。几个媳妇纷纷说回家也要炸这个吃。第二日起了个大早,一直忙到傍晚,方炸出了三十多斤的油角。当下除了留下十斤给自己吃外,元媛便又配了些土特产和几十只风干的野鸡,命人用快马带了给阮氏和王府,不提。 三百多里的路,快马不过一个来回。到傍晚时,去送点心的人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大袋东西。来对元媛回禀道:“小的先送了给亲家夫人,就按照姑娘说的,没惊动其他人,不过在小角门上让那叫琅嬛的小丫头收了去。夫人说多谢,又让姑娘保重身体。接着又去了王府,王妃娘娘也说多谢姑娘记挂着,说这东西着实好吃,王爷和小王爷都是喜爱甜食的,想必也喜欢。命小人带了赏回来,都在这袋子里。还说上元节时,让姑娘回王府去住两日,倒未必能见到小王爷,只是女眷们在一起团聚下,过后仍要姑娘回来打理庄子,还直夸姑娘打理的好呢。连带小人也得了赏。” 那小厮说着的时候,笑的见牙不见眼,显是那赏赐很丰厚。不但如此,赐给元媛的金银珠宝也是令人咋舌。 李嬷嬷和汤嬷嬷喜出望外,她们只以为元媛做了这么多出格的事,王妃早已撂开她,自己两人只死心塌地在这里服侍一辈子就是了。反正也自在的很。却没料到王妃竟让元媛回王府,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虽说已经提醒了她们说小王爷不在,但总归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这消息对元媛来说可不算好。不过转念一想,王妃已经说了,不必见那小王爷,又说住两日仍回来,想必只是为了稍稍补偿下我被冷落这几年的事罢了,不然何以提出还会让我回来这话。因自己宽慰了自己一番,倒也安心的睡下了。 且说王府中也是日日忙乱,好不容易终于到了腊月二十九,所有的事情都妥帖了。那王妃刚刚歇了下来,只觉饿了,要让柳枝去拿点点心,前面就报说康源城外庄子上的姑娘送了点心和一些土特产过来。 王妃初时还不在意,只是奇怪着已经送了年礼回来,很丰厚,自己也已经派了赏下去,如今眼看除夕了,巴巴的却又是送的什么土特产。因便叫进来看了看,其他倒也寻常,唯独看到那油角的时候,王妃便觉这小点心形状精美,色泽也诱人,当下就吃了一个,果然美味,想到丈夫儿子都喜吃甜食,却又总嫌太腻,这油角甜香不腻,岂不正合了他们心思? 因此高兴之下,便把那小厮叫了进来。细问端的,方知是元媛创出的点心,因忘了,所以做得晚了,让人给元府的娘亲送了些,剩下的多半就送过来了,不过是给王妃等人尝个新鲜而已。 于是心中更觉喜悦,命人打赏了小厮一贯钱,又从自己的首饰盒里捡了一串东珠项链,两只金凤朝阳挂珠钗,几件难得的点翠头饰,还有两个玉镯,格外又包了些金果子,还有几匹上贡的多罗呢和锦缎丝绸,让小厮带回去了。 那柳枝跟了王妃十几年,自问也算了解自家主子的秉性,按照这位小主子之前在信里透露的那些个事,都该是惹王妃反感的,即便不让嬷嬷加以看管,但回信提点一下也是必须的。却没想到不但没这样做,反而还把那个小庄子的财务大权都交给了她,收留了那么多乌拉国人,也没训斥。送了年礼就赏了五百多两金子回去。如今不过是腊月二十九派人送了点点心,又赐下了许多价值连城的首饰,别的不说,就是那串东珠,单拆一个珠子下来,也够买下京城里的一家上等铺子了。她实在不明白,那个行事轻狂冲动的女人,到底怎么就对了王妃的心思。 因此便忍不住问了。却见王妃轻轻一笑,淡淡道:“我这样做,自有我的道理。暂时我倒还不会让她回来帮咱们,但日后她是一定会回来的。到时你仔细琢磨她的行事,柳枝,有你学着的呢。”说完,就又拿起一个油角送进嘴里。 柳枝心中纳闷,却又不敢再问了。忽听门外一个清朗的少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