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3/4页)
,被赶粗了。 同一个府里住着,磕磕绊绊少不得,以往并非没有吵闹过,但像今日一般同时被三个人不满、被三个人同时甩脸色,还是头一次…… 咳,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不让惦记卖鱼的,她惦记谁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下午四点的更新,四点不更了 ☆、满肚子花,一朵开不了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纪西在外面又逛游几圈,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拎着水桶回家,他已经完全能预料到被母亲骂的场景。 文氏常年病着,并不常出门,今个儿身子舒服些了,她找出平日绣的绣品拿去布庄卖,一路上她没少听人议论,说街上有个卖鱼郎被李府的李文华看上眼了,那位李姑娘可称得上是“女中豪杰”,硬赖着卖鱼郎,跟着一起卖鱼,被她嫂子当众一顿奚落,如今臭名远扬,事情传得半个广岸城的人都知道了。 提起李文华,文氏多少有些印象,是李文朝那个白眼狼的meimei,想不到眼高于顶的李文华能看上个卖鱼的,文氏挺纳闷,左思右想又觉不对,她儿子不就是个卖鱼的么,和李文华的年纪也相匹配,这念头一转,她脸都黑了,拉过路上一个八卦的老大娘细细询问。 老大娘是个能说的,有人来问,她就唾沫横飞滔滔不绝讲上了。 文氏从一大堆废话里抽丝剥茧,终于弄明白事情经过,原来他的“好儿子”被李文华盯上了,难怪他最近神秘兮兮的,经常臭着一张脸,敢情是在外面受了憋屈,不好意思对她这个娘提。 儿子受小姑娘欢迎,文氏自然高兴,可挡在眼前的几个问题让人为难,李府一大家子都是白眼狼,她们小门小户的,哪敢攀李府这棵大树,别是被踩进地底去。 文氏一直信奉门当户对,是绝对不会同意儿子和李文华的。 纪西一身灰色衣袍,耸拉着脑袋盯着脚边的水桶,听母亲头头是道的和他分析,“小西呀,你抬头看看咱们家这房子,就差没家徒四壁了,小门小户的,养不起那大户千金,你下次再仔细着点,别挑了不该挑的,拿李姑娘说吧,不提她是不是和她哥一样白眼狼,她银子多啊,咱配不上,就别招惹了。” “我没招惹。”纪西真的抬头扫一眼破旧的房屋,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他压根儿不清楚啥时候和李文华认识的,何来招惹一说?貌似那姑娘一上来就表达对他有好感,简直莫名其妙,他和赵老六好歹有一只兔子牵线呢。 “娘,我和李姑娘半点关系没有,清清白白,你别听旁人瞎说,我不忙着娶妻,至少等银子攒够五百两,能撑起一个家了再说。” “等你银子攒够五百两,娘都不仅仅是人老珠黄,是骨头烂成渣了!”文氏坐在凳子上,两手一拍大腿,“被赵大女一闹,你的鱼卖不下去了吧?想好下次做点啥生意没?用不用娘给出个主意?” 纪西干笑两声,他娘戳他痛脚了,他最近乱的很,没太多主意,随口道:“要不也卖白菜吧。” “这个季节白菜不好收,要跑很远的路,娘看你还是干回老本行,卖粥吧。”文氏有点不忍打击儿子。 又卖粥啊! 纪西有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他做出来的粥比黄氏做的好吃,但他一个大男人的,虽然目前还是一个少年,整日在灶上忙活太难看,他别扭,再者,开独立的粥铺,那不明摆着和黄氏对着干么,黄氏不得打上门来?等等,同一个院里住着,打架那是极为方便的,随时都可以。 文氏明白儿子顾忌什么,她叹气道:“开粥铺的人那么多,不只她黄氏一个,你放心去干吧,黄氏整日盼着让你攀上高门大户,现在讨好你都来不及,不会找你麻烦的。” “娘也不再做那白日梦,不指望你能有多大出息,就盼你早日娶个顺眼的姑娘回来,传宗接代,别让香火到了你这断掉。咱没那本事做大生意,就甭继续瞎折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