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0节 (第2/4页)
,这分明是挑衅大辽。金朝这些贼子贼孙,窃国的怨种。” 这三只一万人的骑兵,突袭而来,幸好三路军队都洒下了许多岗哨,提前了一刻钟得知此事,虽然是苦战的,但并未陷入猝不及防的危机中。 辽军的中军大营中,敖卢斡穿着黄金锁子甲,身旁的侍卫除了仪仗用的玉骨朵之外,还抱着一把耶律洪基用过的铁骨朵。天祚帝用过的武器其实也有,但总感觉在军中用耶律延禧用过的武器,忒不吉利,没拿到眼前就觉得要输。他接见宋使,看宋军移营的方向和位置的简略图示,对宋主提出的建议毫无异议。 眯起眼睛询问:“金国攻打你们宋军,是在什么时候?” “回禀辽主,在巳时初。” “也是在巳时初?” 宋使本身是职务是翰林侍读,常陪官家探讨经史法律,汪藻,严肃的躬身:“正是。金使来到我家官家面前,故弄玄虚的等了一会,便有军卒来报。” 敖卢斡微微颔首:“金国来攻击我中军大营时,也是在巳时初。斡鲁补此人偏好弄这些小巧,细枝末节,不值一提。请宋主移营时多加小心,我也与他一同移营。河虽不是长江,却正契合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长江不一定特指长江,也可以是一条很长的江水。 辽国官员和宋使汪藻一起歌颂了两国的百年友好。 使者又在小股部队的簇拥下,战战兢兢的跨过百里距离,回到宋军中军之中。 林玄礼正在盘自己的盘龙棍。[介是交趾黄檀的盘龙棍,真是超级奢华。螺钿镶的白龙也太美了,每一片鳞片栩栩如生,我都舍不得用。] [盘龙棍,如果我拿一根木棍盘上去,像是跳钢管舞那样缠着,在那一瞬间也叫盘龙棍。] [妈耶,我可太幽默了。写下来给英英送回去。] 史官无聊的记载:帝拭盘龙棍,一刻钟。 汪藻回来复命:“启禀官家,辽主对您提出的扎营地点和距离全盘接受…(复述辽主所有话)…他还提到,辽国遇袭也是巳时初。” 林玄礼翻了个白眼:“呵呵。金国挺能装相啊。”斡鲁补还给自己整个挺有面子的出场,真逗,就好像谁能被他吓住似得。同时进攻而已,要是现在有电报,还能吓人一跳,要不是派了使者过去,我还得明天才能知道呢。“辽主说的话很有道理,移营时极有可能被金国偷袭。叫他们来,开会议事。” 议论一下,金国既然打算来偷袭,大宋要不要顺水推舟,顺势就请君入瓮,设个套让他们偷袭失败。 林玄礼兴致勃勃:“朕可以亲自钓鱼,钓他这条大鱼。你们不要劝朕说什么君子不涉险地,帮我一想想,如何斩获一场大胜。” 魏季礼有个疯狂的小设想,很可惜身为丞相,他只能劝官家保护好自己:“官家三思。俗话说刀枪无眼,认不得贵人。” 秦御史:“臣以为官家什么都不用做,金人自会上钩。毕竟宋军人数比辽军要少。金人虽是草莽,用兵这些年也懂得集中兵力,攻击一点。” “官家,臣以为大宋应有□□上国的气魄,可以派人送信招降金国的王侯将领和地方节度使,他们全族都在大宋手中,理应归降。” 李纲最近总在心里盘桓唐史,想当年唐太宗坐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以及没列入凌烟阁中的贤臣良将,都免不了为了各种目的,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官家此举非常正常,官家一向有唐太宗遗风。“官家,臣以为若要大胜,有三点必须做到。” 林玄礼很惊喜:“请讲。” 李纲顶着众人不赞同的眼光,侃侃而谈:“第一,必须探听到金军主力所在的位置。第二,让人去对金朝通风报信,官家您抓了许多官员和宗室子,都带在军中,在大黑寨对您当面无礼的少年似乎颇有胆识。第三,军队要虚设营帐,旌旗伞盖单独移动。军中士气正盛,即便官家稍微离开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