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_第2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节 (第4/4页)

他狂奔到帐篷外,跪地喘着气,高声道:“启禀官家,东路军遭遇金国八千骑兵突袭,领兵的是完颜绳果。东路军还在交战,不需要援助,只请中军做好准备,谨防突袭。”

    林玄礼微微挑眉:“知道了。带他下去休息。”目光移到金使脸上:“你在等这个消息?”

    金使深深一揖:“正是。这便是我主的意思。”

    林玄礼摸了摸小胡子,淡然一笑:“很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滚吧。”这其实不算什么,军队永远做好了被突击的准备,只是不确定防备是否充分。金人又不是大傻子,也会观察宋军的薄弱点再发动突袭。官家在这里指挥战争,却不会详细到安排领兵的将领排兵布阵。

    叛逃的三个工匠极其全家都拉出去砍了。

    他们在金国这些年,有什么所知所懂的肯定都被压榨干净了,也不必问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什么叛逃。

    中军的狄帅和五位军指挥使都穿戴着全套铠甲,一起上前,中军现在的人数增加到八万人,其中三万亲军骑兵由狄说统领,另外五万人各有各自的军指挥使。

    童贯识趣的把手搭在放着铠甲的支架上,官家有锁子甲、鱼鳞甲和重甲三套铠甲,就好好的搁在架子上。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狄说,上前启奏道:“官家,三十里地之内遍布岗哨,四面八方,但凡有敌人来袭,臣等能早早得知,做足准备以待。”

    只要他们发现敌人,就算拼命也会逃回来报信。

    “启禀官家,靖康军位于西北方,五千骑兵五千步兵,时刻备战。”

    “启禀官家,汾阳军位于南方,八千五百骑兵,五百火器手,时刻备战。”

    “启禀官家,幽州军位于东方,一万步兵,有战车火炮,时刻备战。”

    “启禀官家,延庆军位于正北方,三千骑兵,七千步兵,时刻备战。”

    “启禀官家,瑞犀军位于东北方,一万骑兵,一千重甲,九千轻甲,时刻备战。”

    五位指挥使不敢请战,只是依次禀报自己统辖的军队,方便官家指挥。

    林玄礼听完这些,默默骄傲,每年养这些人和马,给武器更新换代,就耗费甚巨!我现在好有钱!“你们五人立刻回到本部,各自坚守阵地,等候诏令。”

    五人:“臣遵旨。”一身铠甲稀里哗啦的走了。

    林玄礼心里早就拟定了各种方案,又下令道:“派人去告知辽国此事。”

    “遵旨。”

    林玄礼商量道:“朕打算命令围困黄龙府的宋军,攻城可以暂缓,全力绞杀城外的金主。斡鲁补一定急于打回黄龙府里,在城外前后夹击是个好主意。卿等以为如何?”

    狄说提出反对意见:“官家三思,倘若暂缓攻势,黄龙府中的金朝朝廷若发现城外有了援军,也有可能前后夹击宋军。中军不能动,两路军难以形成夹击之势。现在围困黄龙府的,十万辽军,五万宋军,而金主从混同江一路收罗兵力,约有二十余万,不足三十万兵力。兵马太多,难以形成夹击之势。”

    “臣附议。”

    “臣以为官家的战法更精妙。”

    众说纷纭,枢密副使以及军事方面的顾问、枢密院的兵法研究者,支持狄说,还有些人赞同官家。硬是探讨了一刻钟都没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太子,你怎么看?”

    赵森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东路军、西路军和中军原本是为了相互策应,现在不能策应,因为官家在这儿,中军动弹不得。倘若官家愿意移驾,整个局势会比现在灵活,等于是下围棋时养成大龙、留了好几个气。可他也不敢说出这个大胆的设想,皇帝和太子亲自去策应驰援某一军?置于险地且不说,被救的将领将来也难以面对世人。

    林玄礼看出他满脸的纠结,笑道:“众说纷纭,森儿有什么胆大假设不妨直说。”

    赵森应了一声,站起身:“遵旨。儿臣以为。大宋中军、辽中军,以及各自的东路军和西路军,合在一起共计六路兵马,金主若要分兵迎战,他的人手不足。他的计划应当是给其中几路军队只派出一万人的骑兵去袭扰,集中兵力针对其中一路。我们很难预测他究竟要集中军力,针对哪一路军队,又何谈设伏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