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_第2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节 (第3/3页)

万骑兵赶赴宁夏平原。

    禁军的骑兵总共五万,他直接带走了三万,三万人不算什么,三万匹马才是大项目。

    计划用十五天时间,走官道,赶到宁夏平原,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梅雨季节,官道年年维护也不免有些积水,雨水填平了地上的车辙和小坑,让行军速度立刻减半。大雨倾盆而下,虽然士兵们有提前准备好的三万件蓑衣,马也有干净干爽的草料可以吃,但一切都变麻烦了。

    黄嘉和另外两个抓出来的西夏探子就坐在木笼里,任由风吹雨淋,准备死。

    作者有话要说:    【1】李乾顺可以往山里跑,这是个大问题。

    【2】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话明朝才出现的,明朝以前的男儿可以随便哭哭。

    感谢在2021-03-17  03:04:23~2021-03-18  03:54: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极暮长、萧萧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路  20瓶;碧城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5章

    夏季阴雨连绵,天上的云层浓密,军中有辨别预测天气的人,白天和晚上仔细分辨云层,也只能对官家汇报说:“接下来三日之内,可能都有雨。”

    林玄礼正准备看完最后的一沓奏折就睡觉,沉默寡言的内侍在茶炉旁烘着稍微沾染了水汽的衣服,当地的粗茶喝了两盏,比起京城的点茶多了几分乡村野趣。

    官家叹了口气:“好吧。出门前就知道要冒雨赶路。你们都觉得此时此刻不适合调兵遣将,没法运输粮草,西夏人此时此刻也不会有防备。”

    狄说垂手道:“是,官家亲自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商英在旁边挑了挑眉,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党项羌人,哼。”曾经吐蕃地区的下等人,举族投靠大唐,被安置到那水土丰茂的地方去,不全是为了沽名钓誉,也有真善待异族的原因。可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太对了,过了一两百年,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李元昊一声令下,把和汉人看起来毫无差别的党项人就又恢复了原貌,言语装束全都改变了,唯独地方没变。

    狄说试图缓解气氛:“官家,幸好西夏现在没有禄东赞那样的丞相。”现在西夏总共有三个丞相,其才华可以用‘凑合用呗,害能咋地’来形容,只是勉勉强强,这对大宋而言是个好消息。

    童贯:“李乾顺也不如松赞干布呢。”

    众人都盯着他:“哪里不如?”这两个人的地理位置、才略、所面对的局面、通过联姻迎娶公主来稳定局势都是一模一样的,李乾顺的行为基本上是抄的松赞干布。

    其效果也差不多,都是很难灭掉。

    不是这个国家,而是这片土地距离遥远,不容易管辖。

    童贯被盯的发毛,看官家也在等答案,急中生智:“松赞干布娶了两家的公主,李乾顺只娶了一家的。”

    众人:(ˉ▽ ̄~)  切~~

    林玄礼翻开最后一封奏本,是李进的,特意留到最后才看,可以说是给自己睡前打气。奏本上写了,秦凤路兰州的知州,种了嘉禾,生长不佳,他令人拼命浇水,精心施肥,还盗取其他路的生长信息上报朝廷,被自己发现时还试图行贿,想要隐瞒真相。贿赂物品和礼单都封存好了。

    头疼扶额:“李进这个八品巡按,巡的是西北方向?!”

    啊呀,当时想着西北不动兵,距离还远,就把他扔过来了,寻思着让他呆十年别回去,糟糕,这次又要见到那厮了。打又不能打,骂又不能骂,还他娘的挺忠诚的。

    预估的行军速度从半个月放宽到二十多天,沿途准备的粮草很充足,在准备时就留有余量。枢密院在得知官家准备动兵时就赶紧运粮也是怕雨季,雨季会增大运输时的损耗——淋湿变质的和因为速度减慢的消耗。

    士兵们有蓑衣,马在夏天不怕雨淋,不会感冒,甩两下鬃毛再被风一吹就干了。

    除了下冰雹和倾盆大雨要停下来避雨之外,其他时候都还好,延绵不绝的小雨都不值得回避。

    林玄礼在马车和骑马之间来回挪动,对于皇后和太子都留在京城没有一个来送行,略有点幽怨,于是雅兴大发,制造了好几首幽怨的思乡词。

    跟着出征的文官们都惊呆了,官家才离京数日,就开始思乡了?

    ……

    在官家亲自率兵出征之后,皇城司探事司里有种更紧迫的感觉,没有人逼他们,但西门虎和高俅两位长官都憋住了劲儿,想要趁着官家不在京城,好好做一番能令官家满意的事业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