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节 (第4/4页)
合,直接去找人、搜索他的住处。 最后一路则是暗中围困了西夏使者所居住的管驿。他们此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祝寿,另一个是求开榷场,但毕竟是西夏人,很有可能互相有勾结。 高俅还没来得及换上官服,还是一副小厮的青衣打扮,带了个平民百姓的帽子,骑在侍卫们从太仆寺牵出来的御马上,真是扬眉吐气,狐假虎威。 燕林谨慎的问:“这王成的拳脚功夫如何?身边常常带刀吗?倘若他拒捕逃走,要从何处设伏抓他?” 高俅想要确保此事万无一失,这官家能点出名字的班直对自己的评价很重要:“小人只是和他喝了两次茶,没动过手。看他二十多岁的样子,有些精壮。” 燕林看向捕头,这捕头四十多岁的年纪,黑脸膛络腮胡,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比悍匪还凶恶:“捕头你怎么说?” 开封府捕头每年抓不少人,大部分都是翻案的普通人,偶尔有特殊的江洋大盗,但对这种孤胆深入敌营的jian细,还从来没抓过。“高参军,请问要抓的这个王成,家住在哪里,在哪儿当差?与您是怎样一个交情——能让您察觉出来他有问题。” 高俅:“噢,倒没什么交情,是他太可疑了。苏相公常常教诲我们,要注意细节,多思多想,凡事都要考虑后果。王成家在在旺儿巷,在厚土商行的首饰铺子里当差,他还叫我去见他呢。我生平只和苏老相公学过治水、书吏的活儿干的来,这抓人的事儿,我是一窍不通。燕班直,捕头哥,你们只管安排,我高俅听命便是。” 燕林踟蹰了一下,也决定把指挥权让渡出去。能成功比出风头重要。 捕头对京城大街小巷都了若指掌,谦逊了两句,就开始计划。 …… 首饰搂里总是红火,但不忙,买得起的主顾常年络绎不绝,但绝对不多。 黄嘉正在一楼大堂里擦擦抹抹,调整花瓶展示的角度。青花瓷的花瓶里插着金花和绢花、金蝴蝶、金蜻蜓,让人看了就想拿一只插在头上。这段时间以来,这些绢花连卖带送,每隔几天就换一瓶,唯独这青花瓷的花觚,千金不卖。他心里有点暗自惆怅,看海上归来的人名单上没有郑在,反倒是死了的名单上有他,还叫亲朋好友转告,让他的家眷去领抚恤。 同样是一起出来的间细,郑在死的稀里糊涂,自己和朱福开受困于过分排外的火器营。 要想完整掌握火器的流程实在是太难了,炮身和炮*弹*壳在别的地方浇筑,据传有特殊的配方在其中,火药配置的地方绝密,人进得去出不来,填装的秘密也说的神乎其神,这几个分类的人还不许交朋友。能找到差事只是搬运和倒垃圾的杂役,现在叫朱福和新来的西夏jian细去干了。 混进去当差才知道,火器营在十年前就有一个官家亲自定下的悬赏,有人盗买火器,卖给他然后人赃并获,不仅不罚,还赏赃款的双倍。发现窃取工艺的外国jian细,赏千贯。 仨外国jian细可惊着了,难道赵官家真能料事如神。 高俅一手一个壮汉,笑容可掬的进门:“快拿金花来看看,我们仨好朋友,今天可有喜事儿!” 黄嘉立刻迎上前,一眼就认出便装的捕头:“早上喜鹊叫,贵人要来到。捕头大爷里边请。高郎君,您也请。” 捕头和旁边的得力干将对视一眼,松开高俅,笑吟吟的围上去:“就是你小子给我们高贤弟出的好主意?好哇,官家看了奏本,当时就封他做七品官。比哥们几个苦熬苦练多少年的,都划算。”“你有什么升官发财的门路,给哥几个也说说啊。” 黄嘉心下狂喜:“啊?岂敢岂敢,是高郎君的福气到了。” 高俅抽出扇子,做矜持状:“噫吁戏,此事急不得也。这三只金花不错,先记我账上,回头来结。” 掌柜的也认得他,苏轼身边最得力的小吏,宰相门前七品官呢:“也行。” 捕头和得力的捕头俩人搂着黄嘉往外拽,对掌柜的叫到:“借你们伙计一用,吃几杯酒就放他回来。” 掌柜的能说什么呢?这虽然是官家的买卖,不用行贿,捕头来抓个伙计出去陪着吃酒不算什么:“请便请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