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8节 (第1/4页)
林玄礼进去看了一眼,她看起来神态安详,两鬓白发多黑发少,没有昨天那种晕晕乎乎的难受了。满怀感慨的在旁边坐了一会,想起了许多童年故事,譬如自己小时候玩累了赖在这里睡觉。前前后后想了很久,叹了口气:“人生在世,终须一别,幸而我扪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向娘娘的地方。” 王繁英:“这样就够了。将来在九泉之下再相逢时,你也不怕什么。” 官家怅惘的点点头,问服侍太后的八个大宫女:“娘娘几时走的?可曾说了什么?” 胡袖儿被几人推推搡搡,推出来搭话:“启禀官家,娘娘说,你始终不肯临幸其他嫔妃,不 让她见到你的儿孙,这很对不起她,她将来到见了列祖列宗,对此事难以启齿,不知是你被挟持了,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有宣宗当年策划的,教你装病骗她,迎娶王娘娘,这件事都写进了《宣宗本纪》,可你也没有解释。这都是娘娘的原话,奴婢不敢篡改。” 林玄礼臊眉耷眼的点点头:“嗯……嗯……嗯。” 王繁英摸摸下巴:“我替你解释了一下。”说他因病不太行,于是向娘娘就不遗憾了,安详离世。 礼部开始办丧事,动用大量的冰,高搭凉棚,又要请僧道来诵经祈福。 向太后理所当然的与神宗合葬,派遣的山陵使只要重开墓道就好,不用重新修建陵墓。虽说是卑不动尊,但神宗的墓道没有彻底封死。 朱太后:“我也去送送她。神宗身边,还有哀家的位置么?” 林玄礼在尘封的记忆中翻出来,当年的陈美人现在追封的陈皇后,还葬在妃陵的一角,只是重堆了封土,扩大了规模,没有迁棺合葬。“有。你只管安心。向太后是发妻,你是爱妻,我娘不必迁过去自讨没趣。” 朱太后泪光盈盈的眨眨眼,随即微微低头,叹息道:“她有你这样一个儿子,不枉此生。”可你为什么不生孩子呢?宫外人不知道,宫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要说是为了煦儿……那你就是个活脱脱的圣人啊。 林玄礼冷静的想:[我已经不记得她的样子了,也忘了我有没有为她的寿命而努力。我好像总是不够努力。] [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在学习和生活上总是不太努力。] [六哥:你很好了。人得有取舍,能及时放弃不是一件坏事。] 夏季不便耽搁,过了头七之后赶忙扶灵启程。 在山中隐居修行的刘皇后得到通知,但不用来送,她在山上诵经就可以了。 章惇刚刚致仕没半个月,怕官家突然又又又因为故人宾天而陷入悲伤情绪,进宫劝了两次,看官家虽然悲伤但不沮丧,这才放心的回家继续研究——出海商船和海上战船的区别。 现在民间船坞都能制作出海远航的商船,但是官家始终觉得不满意,去年打完仗回来,就下令在海南地区添置水军的分支——海军,还有新的船坞,在重新建造和设计海上战船。 这海上战船建造好了,南下可以收服交趾(现在已经是臣属国,但还可以彻底占领他们的土地),北上能从港口登陆,袭击金国,可谓妙用无穷。 对夫人说:“老夫年少时也曾上山下海,可惜此生来不及看我大宋的海上战船。” 夫人疑惑道:“造船要几年时间么?” “不知道。”章惇叹气:“古代只是江河湖泊上的水战,鲜少海战,并没有专门的战船。战船设计、制出来,就要两年有余,还要下水尝试,安装火炮、床弩,出海试航,训练舰队作战,大小船只的配合协作,等到训练有素,如果一切顺利,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如果不顺利,可能会耗资千万贯,耗费十年时间。船只有下海之后才能测出好坏。” 殊途同归,留守京城的徐绩徐相公也在关注海上战船的事。 这战船的用途明确,但太烧钱了,造船时花费甚巨,训练士兵的花费大过了普通士兵,还要选那些骁勇精壮的年轻人。但官家平时节俭,偏偏在这件事上一意孤行,大宋各地的官道从神宗时期就修缮维护的很好,水路看起来并不重要,反而劳民伤财,为了运送木料需要摊派劳役。 …… 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