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节 (第3/4页)
准官家要南征北战呢。” 向太后现在满后宫看来看去,就只有这些太后太妃,还有小孩们看起来顺眼一些。叹了口气,捂着心口:“你别吓我,自他离京之后,哀家没有一夜能睡安稳。现在就盼着他赶快回京,别在路上耽搁,赶在元宵节前回来团圆。” 王繁英悠然往后一靠,拿了个佛手闻着玩,想官家现在只怕是个货真价实的小胖熊。又冷又累就容易多吃些东西,他胃口又好,吃的更多,在军中除了米面糖油之外就是rou,都是吃了令人发胖的。也不知道他除了毒死耶律延禧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神奇cao作,有没有做不干不净的事。要是在军中偷偷临幸辽国女子,查很好查,但他也肯定有话可以搪塞解释。按理说不能,可是不按道理进行的事太多了。这燕云十六州拿下的容易,但投降的太容易了,没能彻底 聊了没一会,就起身告辞,今日朝中放假,依旧有各地送来的奏折可看。还要接见自己娘家的几个人,赋闲被荣养的只是父母,亲戚中还有几个可用可不用的。还有一些从外地调进京面圣的官员,看起来很有能力,得见了面仔细分辨才知道。即便是私下里推荐给官家的人,也得仔细甄别,以免那人给自己丢了脸,毁掉‘王繁英慧眼如炬、样样出色’的完美光环。 …… 林玄礼又带着侄子回到幽州城,在皇宫里住了一天,次日宣布给所有参与战争的武将的封赏,该升官的升官,追封父母,给夫人封诰命。名单很长,他只负责其中自己记得住的几个,全部名单当然是由枢密院副使和中书舍人、种师中等数人按照功劳簿上的记录一起拟定,上报给他。又下诏给阵亡的士兵以抚恤,给受伤的士兵封赏,受伤程度分了五个等级,安置的方式不同。 封赏之后就是饯别宴。跟着官家从京城来的官员,有一部分留在这里做官,三年之内回不去了。 官员们这次不分文武,轮番敬酒,对官家亲临前线、亲自披挂上阵的行为分做两种口径,一种是:“官家神勇无敌,有唐太宗,宋太*祖之风。” 另一种则是:“臣说句不中听的话,官家一定要珍重自身,不要再以身犯险,虽说是名将难求,但好官家更是百年难得一遇,倘若官家受了伤,天下万民到哪儿去找百年难得一遇的好官家?” 林玄礼看自己认识的官员出列赞美,也就反向夸赞回去,不认识的记不住的就笼统的夸一下。 投降的辽国官员也汗颜的上前:“圣明天子在上……” 西夏派来的使者也上前祝酒。 狄谏成为本场夸夸大赛的获胜者,他捧着酒出列:“官家亲自完成了六世天子的夙愿。想当年,神宗皇帝中道崩阻,幸而先帝宣宗圣明神武,可叹天不暇年,大宋危机之时,官家受命于先帝……张弛有度,治国有方,以致今日海内共欢。”不是官家一人之功。 林玄礼欣慰的点点头,醉醺醺的说:“你们都记得先帝,这很好。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又抄袭陆游了……] [算了算了,他还没出生,等他出生在太平盛世时,他一定写不出那些哀哀戚戚的诗。] 这悲伤的诗引发了更加欢乐的情绪。 魏季礼喝的上头:“官家好诗!咱们索性以‘得见九州同’为题,和几首诗词,不拘曲牌,叫歌女们唱来助兴。” 赵森兴奋道:“好!我先来!” 百官才做了十几首诗,童贯在殿门口晃了一下,回身来惊喜的禀报:“官家,楚东昌携他的伙计们,在殿外恭候。” 楚东昌在从辽国撤回的这段时间里,基本上打点过所有州城府县的官员,对每一个人狂吹官家知人善任,大宋富饶美好。投降过来的官员中,以董小丑和郭药师为首的人中,有八成拿出了楚东昌的亲笔书信。他们这些掌柜的和伙计,是真活跃。封赏的名单中也有他们,只是不知道人跑哪儿去了。 林玄礼大喜:“好好!快叫他们进来。” 楚东昌就带着自己最悍不畏死的九名大伙计进殿,激动的参拜:“小人等擅自挪用厚土商行的钱财百万贯,买通官员,搜罗百姓,特来请罪。” “你们做的事朕都知道。”林玄礼开开心心的虚扶了一下:“扶楚掌柜起来,你做的好事,朝野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买通怨军,施恩与百姓,你看看,你说服的这些位辽朝官员,就在这儿坐着饮酒呢。朕赐你进士出身,官封燕云路参军,朝散大夫,奉议郎,往后你仍为朕经营。你手下这十二名大伙计,也各有封赏。唔?来了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