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节 (第4/4页)
宋朝知州瞬间警惕起来,这厮竟然贪图献城之功,这明明是辽主卖给我们大宋的,我来接管名正言顺,他服从辽主的命令又背弃辽国,竟然厚颜无耻想要封赏:“这是辽主的旨意。辽主直说将城池和城中百姓给我们,倒没说连他的‘封疆大吏’也一并奉赠。” 州牧刘常呵呵一笑:“耶律淳你们可认得?他送来书信,联络本官一同起事。南拒宋朝,北拒天祚帝,要在燕云十六州重新建立一个欣欣向荣的大辽。我看他的计划不切实际,放着眼前的明君不投,要找那天边没影的明君,故而没答应。” 宋朝来的知州惊的一激灵,立刻伸手握住刘常的手:“阁下不愧为汉室宗亲,识大义,愚弟必定如实上报官家,为刘兄请封。” 主要是赶紧通知官家,您还没过户的后院要起火了,还得派人禀告经略相公,他纵览全局,现在是到处起火啊。辽主催促官家拔营,催的那样急,没能把事情都安排好。现在我得稳住他,不能让官家腹背受敌。 顺利进入共同管理的状态。 另外十三个州则得到了耶律淳的联络,看到宋主率军出发的具体时间,仗着路途遥远有时间差——派去上任的官员赶到时,宋主已经率兵启程了,宋朝官员在派人回头求援也来不及。 直接关闭城门、拒不接受辽主的诏书,不准大宋派来的知州和通判入内。有四个州都小小的打了一战,包括章援在内,他们每对官员带的两千兵马到还有用,没输。其中血气方刚的知州更是叫人从车上卸下仅有的几枚火箭之一,对着城门和城楼警告式炮轰。 不指望能攻城,恐吓即可。 只吓得百姓四散奔逃,一些小股辽军当场投降,但城门依然不开。 耶律淳在九月初得知辽主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宋朝、下定决心谋反的当天,就派人去联络西夏,本来辽宋西夏三国就各有接壤的地方,送信很容易。 他试图联络西夏一起发难,攻打大宋。只要战线拉开的更长——宋朝的边境太长,士兵太多,一旦打仗,所需要的粮草军饷给养都是平日的一倍以上,很容易拖垮宋朝。既然宋主以节俭朴素闻名,那么宋朝一定很穷了。 正好过了十三天,九月十五,西夏王收到了这封信。 李乾顺确实在筹划着开疆扩土,但跟他接壤的有四个国家,只有宋朝一个欣欣向荣,另外三个看起来都能占占便宜,包括辽国在内。辽国的内乱只要再多一点,他就准备动手了。因为实在打不过,他就很少提被宋国掠夺土地、生擒母亲的仇恨。现在寒冷贫瘠的土地,反而磨炼了西夏兵马的意志,对付辽国那些在沃土上毫无斗志的官员,应该一点都不难。 李乾顺派出去的两个密探,虽然接近了赵佶,可惜没能被授个一官半职,也没能被带进宫去。而厨艺更佳的郑在被赵官家的贴身大太监带走,带到海上,一去了无音讯,只能等高蜜等人从海上归来,郑在大概能趁机讨得那大太监的信任。 留下的黄嘉送回了一些关于火器的描写,以及他在火器营外围探听到的,一点爆炸的声音,还有当地百姓的见闻。貌似非常可怕。 始终不知道大宋一等的火器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功用,传说是云里雾里,甚至有人说宋主已经搞到了一只仙猫。“这可真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我王有何打算?” 李乾顺沉吟片刻:“观望。” 看谁弱,咱们就去打谁、吞并那个人的国土。 辽朝很弱,宋呢? 种师道把耶律淳和他的五千驻军半围困在内城里,又在外城和他们僵持,巷战不分胜负,占据的范围内有辽朝的粮仓,不担心饮食问题,只是到现在还没拿下幽州城,令他压力颇大。官家带走了大部分攻城器械,还把仅有的火器慷慨的分给知州带走,却又对种师道寄予厚望,现在临时赶制的不太好用。眼下的僵局不仅派人禀告官家,也派人往京城发去军报,不指望援兵,只是按规矩汇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