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3/4页)
不怪你了。你难得到京城来,能住几天?” “辽太孙远不如十一郎。”粘罕抿了抿嘴,有些留恋道:“我这次专为见官家而来。”很有些未尽之意。 林玄礼抓住他的手,这手可不细嫩,拉弓控弦的痕迹、刀伤和冻疮留下的疤痕都清清楚楚,还有许多老茧。他的语气微微低沉了一些,郑重其事的说:“朕有心留下你,常陪在朕左右。” 粘罕看着十一郎似笑非笑的眼睛,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 林玄礼拉着他的手,拍了拍手背,亲切的劝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当年就看出来,你是有才干谋略,又敢放手一搏的人,你这样的人,不该久居人下。粘罕,你既然羡慕投宋的辽人,不如也做一名投宋的辽人如何?留在朕身边,不但显赫发达唾手可得,就连一展所长的机会,朕也给你。” 是做一个少数民族的酋长助理,还是来到繁华富饶的大宋,依附于年轻威严强壮的皇帝,谁都知道孰轻孰重。 但有些人不会这么选,宁为鸡首,毋为牛后。是不是? 童贯和魏季礼屏息凝神,垂手站立在旁边,一句话都不敢说。 童贯心说:官家平时好说好笑,没这么温柔而低回婉转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看上他什么…… 魏季礼心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官家平日里自称我,只有特别正式的时候才自称朕——可是对着这么一个辽国小伙,怎么就特别正式了?边关我也去了,他我也见了,称得上胆大心细,却没看出来哪里值得官家这样对待。 粘罕的心口一阵狂跳,他所期盼的正是显赫发达和一展所长,十一郎这番话说到他心缝里去了。越是激动,越觉得不安。 当即往下一跪:“只怕我才疏学浅,官家错爱了。” 林玄礼一阵狂喜,搭着他的胳膊拉他起来:“我不曾错爱子民。起来坐着说话。” 酸梅汤恰到好处的送上,各饮了一碗,酸香而透心凉。 各自冷静了一点,再对视一眼,依然真挚热诚,一副明君贤臣相见恨晚的样子。 一个盛赞官家贤明豁达,有万国来朝的倾向,仁义美名天下穿。 一个含蓄的夸赞自己看上的少年果然男大十八变,越发有出将入相的气质,只是缺了一点机会。 围观的臣下都觉得匪夷所思,难以理喻。 史官隔着宫墙气哼哼的瞪眼睛,这次居然被甩掉了! 粘罕放下碗,期待的问:“官家视女真人,也如自己的子民一般无二么?” 众所周知,所有女真人都属于辽国所有,不属于宋朝。女真人的领地,也和宋辽边界不接壤,更靠近山林。他这话问的不仅是人,还带着地,以及宋对辽的态度。态度好,怎么获得这些人和地呢? 粘罕希望他能有足够的野心,那种计划征讨辽国、准备一扫六合的状态,而不是现在这样维持平和安稳。 林玄礼的笑意微微收敛,非常理性的回答他:“前来投奔我的,就视若大宋子民,我虽然心向唐太宗,也想被人称为天可汗,可惜留在辽地的,真就是是鞭长莫及。宋辽之间的事,是我和耶律延禧的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粘罕恭顺的点点头:“官家说得对。十一郎,其实现在,周边小部落,都有心尊奉你为天可汗。西征大白高国(西夏),东迎辽太孙,粘罕有幸,在这两件大事中,亲眼看到了其中一次。能为宋主牵马坠蹬,是您厚爱。” 林玄礼笑了笑:“我就知道,你异常聪明,总是知道该怎么选。你留在京城,也不用考进士,我有武官给你做。先陪我几年,将来外放到宁夏路一带,以你的能力,在下次剿灭西夏时,定能异军突起。” “若能做一名榷场的提辖,我就算心满意足了。”粘罕眼睛一亮:“官家打算先灭西夏?” 林玄礼笑吟吟道:“知我者,你也。”灭了西夏,才能拉开战线,灵活机动的进攻辽国,要不然我在这边和辽国打仗,西夏趁机搞事,不好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