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节 (第2/3页)
他用绢帕拭了拭泪道,转头问高迈:“这消息往淮西送了么?” 高迈正想找他商量此事,行个礼道:“该当立即向殿下禀报的,但殿下在外征战,老奴不知该如何处置,还请大王赐教。” 桓明珪想了想,点点头道:“这事关系太大,难怪你不敢作主,我也作不了这个主。” 他顿了顿道:“我修书一封,你带着去清河公主府,找大公主商议。” 高迈闻言犹如醍醐灌顶,的确没有比大公主更适合作主的人了,自从皇后对三子避而不见之后,大公主这长姊便担起了一部分母亲的职责,对这三弟也关心起来,她又是个爽利敢担事的性子,不至于怕担责任而推诿,再者当初正是她给鹿随随请封乡君诰命,他们有这层关系在,不算越俎代庖。 高迈连连点头:“大王想得周全。” 桓明珪道:“也别修书了,事不宜迟,我陪你去公主府跑一趟吧。” 高迈立即命人备马,向下面人交代了几句,便和豫章王一起去了清河公主府。 大公主也得知了鹿随随遭贼人绑走,又葬身火海的消息,惋惜慨叹之情溢于言表,听桓明珪和高迈道明来意,沉吟道:“这事本来不该瞒着三郎,但他带兵出征,十多万将士都仰赖主将,若是他因此乱了心神,干系的是千千万万将士的性命,不止是他一个人的事。” 她顿了顿,看向高迈,目光坚决:“此事暂且压下,待淮西战事结束再告诉他。你放心,这算我的主意,等他班师回朝,我亲自向他解释,不会让你担干系。三郎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这事你们下面人做不了主,不会迁怒于你的。” 高迈躬身一礼道:“老奴拜谢贵主体恤,老奴不怕殿下惩罚,只是生怕一个不慎,铸成大错。” 大公主道:“我知道你忠心,这些年兢兢业业给三郎cao持着府中事务,辛苦你。” 高迈眼眶一红:“此事是老奴失职……” “你也别自责了,谁能想到这样的事,防都没法防,”大公主道,“这伙匪徒绑人蹊跷,死得更蹊跷,定是叫背后指使之人灭口了,京兆府怎么说?” 高迈皱了皱眉道:“府尹已着人去查,不过……” 他话只说了一半,大公主已明白了,敢对齐王爱妾下手,又偏偏是在他出征之时,任谁都会猜测是为了算计齐王,京兆府恐怕不敢深查,要是等桓煊一年半载后从战场上回来,许多证据恐怕已经湮灭,不一定还能查出什么。 她沉吟片刻道:“好好一个人,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不说三郎回来会怎么样,我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她向高迈道:“这样吧,我从府中调派些人手,和你们王府的侍卫一同往下查,有什么线索便来向我禀报。” 大公主肯将这事揽下来,桓明珪也松了一口气:“若有堂弟帮得上忙的,阿姊尽管开口。” 他一个富贵闲人在这种事上帮不上多大忙,大公主就不一样的,她在帝后跟前得脸,由她出面,就算太子也不敢轻举妄动,何况她还有个当御史的驸马,打起嘴仗来以一当百。 长公主道:“六堂弟有心,有事我不会同你客气的。” 她想了想道:“当务之急是防着有居心叵测之人往淮西递消息。” 鹿随随的事虽然没有大肆宣扬,却也瞒不住有心人,尤其是设局之人。 长公主虽然心宽,但两个弟弟之间的龃龉却也知晓,只是猜不到他们两人的矛盾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鹿随随这事一出,她第一个怀疑的便是太子。 她若有所思道:“明日我去趟东宫。” 桓明珪闻弦歌而知雅意,她去东宫自然是去敲打太子的——两个都是她同胞弟弟,她夹在中间,总是尽可能两不偏帮,可淮西之战事关江山社稷和千万将士的性命,由不得任何人胡来。 长公主又向高迈道:“鹿娘子有正经诰命在身,这事也不能藏着掖着,你叫个人去宫里禀报一声,报个病故便是。” 她条理分明地将诸般事宜安排妥当,高迈一一记住。 虽已入秋,长安的气候仍旧炎热,棺柩不能在灵堂里停太久。三日后,两人的灵柩便被送往郊外的墓地下葬。 而随随一行人出了潼关,扮作行商,一路向北行,于十月抵达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