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节 (第2/3页)
低头嗅了嗅,皱眉道,“全是酒味,难怪我觉得头晕沉沉的。” “你头晕沉沉是因为你在发烧。” 今夏到衣箱里去翻他的衣袍,一转头,看见陆绎,见他连贴身衣衫都脱了下来,脸唰得一下全红了。 衣袍飞过来,兜头兜脑地盖住陆绎,她则赶紧背过身去。陆绎将衣袍取下来,笑着摇摇头,边穿衣衫边叹道:“我疗伤的时候,你又不是没见过。” 今夏咕哝着:“当时情形危急,怎么能一样,你可不能养成这种习惯……”她话还未说完,就听见陆绎哎呦唤了一声,急忙转过身去。 他只穿起一边衣袖,大概是牵动了背部的伤口,皱着眉头无奈地看着她。 今夏赶忙过去帮着他将衣袍穿好。 “不能养成什么习惯?”他索性站着不动,看着她的手环绕过腰间替他系丝绦,唇角微微上扬。 今夏站在他身后细心地给丝绦打结:“就是、就是不能在我面前更衣。” 陆绎转身望了她一眼,不在意道:“你习惯就好,迟早得习惯的。” 今夏尚未想明白什么叫做“迟早得习惯”,就见他理了理衣袖朝外行去,急忙道:“大人,你还在发烧,你不歇歇么?” “不。” “我可以一起去。”她跟上去。 陆绎停下脚步:“不,你有件更要紧的事情……把这些衣衫洗了,上面的酒味一丁点儿都不能留下。” “……”今夏难以置信,“我好歹也是六扇门的捕快……” “所以我才把这件要紧事交给你。”他叮嘱道,“记得手劲儿轻点,别搓破了。”忍住不去揉她的脸,他转身快步出了门。 不愿今夏跟着自己,故意让她留在官驿中,因为陆绎想去见的人是阿锐。 以阿锐的性格,被任何人看破身份,他都会起杀念。今夏那三脚猫的功夫,压根不是他的对手,陆绎并不希望她去涉险。 今日天气晴好,乌安帮的渡头上船工们来来往往,搬货的,运补给的……陆绎扫了眼,大概能判断出上官曦在何处。 他想见的人是阿锐。 但他要找的人却是上官曦。 看见陆绎来到此地,上官曦眼中有一闪而过的诧异:在她与陆绎的私下交易中,见面一向都事先约定,而非这样突然闯来。 “陆大人,来此有何见教?”她探询的目光下,隐藏着警惕之意。 陆绎微微一笑,先淡淡扫了眼旁边的阿锐,才道:“没甚要紧事,只是来江南多日,案子一直不得头绪,心中烦闷。想着上官堂主是扬州人,不知今日可得空闲,带我领略一番扬州风光?” 他竟是来邀她游山玩水,上官曦不明白他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一时又不好推辞,思量片刻,含笑点了点头:“我近日杂事缠身,也正巧想出去走一走。只是我人笨口拙,不是个好向导,大人莫要嫌弃才是。” “有上官堂主相陪,胜却良景无数,怎么还会嫌弃呢。”陆绎笑道。 阿锐面沉如水,一直静静站在一旁,见上官曦备马,他便也跟了过来。 “怎得,这位小兄弟是觉得上官堂主与我在一起不安全?”陆绎故意问上官曦。 上官曦回望了阿锐一眼,迟疑片刻,吩咐道:“你不必跟着,就在堂里候着吧。” 阿锐虽心中不悦,却不敢违逆,拱手退下。 前日在上千官兵围剿下,深入内地的四十余名倭寇已被尽数剿灭,此时的扬州城郊不再人心惶惶,春日暖暖,路上行人也比以往多了许多。 城郊西平山下,陆绎与上官曦信马由缰,听着山上传来的钟声,这钟声是为了被倭寇所杀的僧人而撞。 “你帮里受伤的弟兄情况如何?”他问道。 上官曦摇摇头:“不太好。” 陆绎自怀中掏出小瓷瓶递过去:“不妨试试这药,据说对东洋人的奇毒甚是有效。” 上官曦接过,问道:“大人寻我出来,就是为了此事?” 陆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