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1/3页)
臭鱼平生头一次听说鱼还有毛,便问:“鱼的毛长在哪儿?鱼毛也吃得?” 我说:“你少见多怪,鱼毛无非是鱼做的rou松rou茸,大舅,这是什么鱼的毛?” 大舅说:“江里的白鱼,吃不够再给你们整,到了咱这儿没别的,鱼可管够。” 我们三个人在炕上吃鱼,大舅蹲到旁边抽烟袋锅子,一边抽还一边乐。 臭鱼说:“大舅你有什么事儿这么高兴,怎么嘴都合不上了?是不是在山里捡到宝了?” 大舅说:“哎呀,万没想到,你个不争气的东西,今儿个还知道带你媳妇儿来看大舅。” 我和臭鱼闻听此言,忍不住笑,正吃的一口鱼全喷了出来,藤明月也面红过耳。 臭鱼说:“大舅,你这都哪跟哪啊?这个藤老师,她是到你们这屯子找獒犬来的!” 大舅一愣:“啊?合着她不是我外甥媳妇儿?” 【2】 大舅一看误会了,不免尴尬,他给藤明月赔不是,又问我们找什么獒犬,狍子屯倒有几条獒犬,撵山快如风,打围猛似虎。他说:“如果你们想要的话,等开春下了小狗,给你们带走一条。” 我们进到狍子屯,已经看到屯子中的狗,达斡尔人以渔猎为生,对猎狗十分看重,狍子屯有不少厚毛垂耳的猎狗,毛色或黄或黑,却没有古代传说中“熊头虎躯,形似猛兽”的巨獒。 大舅说:“以前这个‘狍子屯’全是打狍子的,要不咋叫狍子屯,按说招待你们,怎么不得整锅手扒rou?可是狍子也不好打了,全是60年代狼灾闹的。在那之前,边防军和牧区也开展过打狼运动,但是因为狼灾损失惨重,又开始了第二轮打狼运动。打狼打到什么程度?从内蒙古草原到大兴安岭以西,狼踪绝迹,狼是打没了,别的野兽也越来越少,以往靠打围过活的猎户都快吃不上饭了。你们想想,如今狼都打没了,哪还有狼獒?” 当天赶路疲惫,时候也不早了,没来得及多说,吃完饭在火炕上睡到天亮。 转天一早,大舅起来烧炕续火。关外离不开“地火龙”,民间俗称的“地火龙”,即是蔓子炕下的炉膛。烧透了“地火龙”,纵然天寒地冻,睡在炕上也像烙饼似的那么热。不过这“地火龙”烧透了,到上午也会变冷,还得再烧热了,一刻都不能断,要不这屋里的人全得冻死。 到了晌午又是吃鱼,刨花鱼、杀生鱼、生拌鱼丝、蘸鱼片,分别装了一大碗。 臭鱼说:“再好吃的鱼也架不住成天吃啊,还有没有别的东西能吃?” 大舅说:“咱这儿没别的,全是鱼,我都吃了大半辈子了,你这才几顿?” 臭鱼说:“我们不要求别的,有炸酱面没有?” 大舅说:“炸酱面?我还想吃呢,上哪儿给你整去?你要真想换换口儿,下半晌给你们蒸黏豆包,我蒸黏豆包这手艺在狍子屯可叫一绝。” 藤明月问大舅:“狍子屯的老猎人中,有没有谁见过巨獒?” 大舅说:“不能说没见过,以前狍子屯有几个陶瓮,瓮身纹饰描绘了古人挽弓搭箭,带领巨獒同狼群恶战的场面。可见西伯利亚的狼群,对古代人的威胁由来已久。古人生活在关外的苦寒之地,住在树洞和土窟之中,使用弓箭抵挡入侵的狼群,可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之中,很多时候用不上弓箭长矛,只有巨獒才对付得了狼群。在古老的陶瓮纹饰中,除了鬼神之外,较为常见的就是獒犬,因为原始森林中的生存条件恶劣,离不开獒犬。獒犬可以打围,猎熊、猎鹿不在话下,甚至可以下到河中,叼上一尺来长的大鱼。尤其严寒时从西边过来的狼群,对古人的威胁很大,弓箭刀矛无法对付成群结队的饿狼,全凭獒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