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节 (第6/6页)
必死无疑,因此武夫地位并不算高。" 晏勾辰嗓音低沉,道:"不错,当时的武道极致,不过是先天罢了,任凭多少高手,都要在千军万马之前避退俯首,由此,武夫对于天下大势的影响,远不能与如今相提并论,那时所谓的江湖,岂能与军队相抗?天下几大强国分立,即便是各宗门大派,也都约束弟子不得肆意生事,一旦有武夫自恃武力,以武乱禁,不但要被朝廷缉拿处置,甚至还会连累宗门,多少年间总不乏一些宗派被朝廷清洗,马踏山门,那样的时代,何曾有过后来以一介武夫之力,就能力敌千军万马的事情?然而不知究竟从何时起,武道大盛,世间逐渐再不复原貌,当武夫极致再不限于先天,力拔山河,便就此打破格局,改天换地,到最后竟有一人一剑可镇国运之事发生,甚至一名宗师就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败,无数年来,死于宗师手上的帝王将相已是不计其数,我大周历史上便有皇帝被人杀入宫中取去首级之事,武夫至此,皇权式微,所以便有大儒发出‘乱天下者,武夫也’之语。" 说到此处,晏勾辰似是有些疲倦:"这是一个畸形的世界,先天之上本就不该存在,大宗师这种怪物更不该出现,当个人之力突破到一个程度,拥有力挽狂澜之能,便成为了充满未知的不可控变数,若没有这些强者,天下早已一统……朕不得不说,当年泰元帝统一天下,打压世间武道传承,如果他没有死,最后真的成功,那么,便是为这天下开创万世之太平。" 晏长河听到此时,猛地一震,仿佛振聩发聋一般,顿时明白了男人的意思,随即已是一股寒意自心底生出:"父皇的意思,那人竟是……"晏勾辰微笑如常,灯光下,整个人却莫名地显得阴鸷:"是啊,他与朕的心思一样,时隔多年,到了现在,也差不多该是时候开始发动了,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力量来耗尽这天下武道气运,否则,日后皇权又怎能彻底凌驾于一切之上,不可动摇?这世间的武者太多了,尤其是精英武者,他们耗费了大量资源,为天下百姓加上沉重负担,况且本身又是一切祸乱动荡的根苗,留之何用?当然,武者还是有些作用的,而且习武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消失,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有力量足以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呵呵,没有谁比朕更了解他,他一定会选择这么做,也知道朕一定会如此应对,这是一举两得,也是朕与他之间的默契,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两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毕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理想,除非是真的具有以一人抗衡全天下的力量,否则,就必然要徐徐图之,为此作出一些必要的谋划,采取非常规手段,因此朕与他就要互相借彼此之手,来消磨武人数千年来的积累,他为何当初一手将大周扶持,固然理由多多,但其中一个原因,只怕便是为了这一天。" 晏长河心头止不住地冷意泛出,晏勾辰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在那个人与自己父亲这两个世间最有权势的男人眼中,天下武者就是害虫一般的存在,养着这些人不但要耗费数不尽的资源,支出无数,成为沉重的负担,而且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人武力还会是严重影响皇权高度集中的因素,因此必须最大程度地进行折耗,如今这二人默契地联手,以堂皇理由将大量高等武者送上不归路,当初大争之世,乱世杀戮,致使武者元气已损,如今再次狠狠消磨,这长远计谋,这阴诡心思,不可谓不毒不绝! "必须掀起一场消耗性的精英武者之间的战争,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削弱手段,堂堂正正的阳谋……你映川叔父此人,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心思,千年之前就是如此,千年之后也还是不变。"晏勾辰说着,声音越来越低,他起身走到窗前,看外面月影稀疏,喃喃道:"武道一途,几经沉浮,薪火相传,前人历经无数劫难坎坷,才终于摸索出一条路来,打破人体极限,与天争命,一代代传承发展下来,终于让一部分人得以改变命运,从脆弱短暂的人生中脱离出来,走上一条与庸碌众生截然不同的道路,然而这灿烂文明,也许终将毁于朕与他之手。" …… 这一年的冬天,史称‘末武之乱’的混乱时期便以青元教大司马千醉雪之死。[,!]拉开了序幕,被后世称为高武时代最后的辉煌,宗师大量陨落,万剑山的厉东皇以及沈太沧便在此列,无数武者纷纷死于这段时期,无数宗派传承断绝,身不由己,被大势的洪流裹胁着,走向衰落。 …… 两年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