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3/3页)
将性命搭了进去,难道不应去该报官吗?” “你!”萧父脸色更暗了几分,“你报官便罢了,又为何要在顺天府说那样的话,平白让人误会了你母亲和你meimei。” “父亲当真觉得这是个误会?”池萤哂笑两声,摇了摇头道,“好吧,若是误会也无妨,既然母亲行的端坐得正,又何惧别人说什么?” 萧父深深呼出两口气,语气稍缓和了几分,“昨日之事,我只当是你受了惊吓,就暂时不与你计较了,这两日你和你母亲多去几个宴会,和外人解释清楚便,当日是你胡言乱语,做不得数的。” 池萤只笑笑,突然话锋一转问道:“父亲,meimei如今可在家中?” 萧父有些不解,“怎么?她要备嫁,自然是在家中的。” “也没什么,”池萤摇了摇头,面色似是有些疑惑,“说来女儿才想起来,昨日里自己急着报官,便自作主张将马车驾走,反而将meimei留在了那山里,还不知meimei究竟是怎么回来的?” 萧父也跟着道:“对啊,你怎么能将你meimei独自留在山里呢,倒是让她走了许久才回来,你应该去给她道个歉才是。” 池萤却蹙眉摇了摇头:“可不对啊,那地方离京城少说也有三十里路,meimei下车的位置又是在山间,道路崎岖难行,meimei本就甚少出门,若是走回来只怕城门也早就关上了,难不成——” 她将尾音稍稍拖长,挑眉问道:“meimei早就知晓我会遭遇不测,所以其实备了另外的车?” “一派胡言!”萧父面色微寒,却不自觉地躲开了她的目光,“你……你好好反省你的过失,往后在外面可不能这般口无遮拦了。” 语罢衣袖一甩,头也不回地出了她的小院,只是在池萤看来,他离去的身形颇有几分狼狈的意思。 她暗暗摇了摇头,啧,不就是无能狂怒么,装模作样糊弄谁呢! * 而这些日子京城的文人中,又传出了一首不知山人的新作,那诗云: 古有舜天鸟,空啼旦复晓;谁人知所谓,皆言其中妙。 却有负柯人,行差兼蹇足;神鸟挥羽去,择枝复音高。 虽说这诗看似只是在讲个神鸟的故事,但文人们都能看得出,这是不知山人在借机讽刺那位顺天府尹。 这诗也渐渐传出了文人的小圈子,而在京城之中广为流传,甚至连街边的小孩儿都能随口说上两句什么“舜天鸟,见蹇足,挥羽去,复音高”之类的简易版顺口溜。 自然,这首诗也没逃过宫中在民间的耳目。 “这不知山人是什么人?”皇上盯着手中的诗稿,面色淡淡不辨喜怒。 内侍忙回道:“回陛下,此人两个月前因一本诗集在文人中出了名,经过探查得知,他是甫耘诗社的成员,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岁上下,旁人都叫他成公子。” 皇上的眉心微蹙了蹙,“他在文人之中,可是有些影响?” 内侍点点头:“回陛下,文人确实对他的诗作多有追捧。” “这人..……” 皇上的话还未说完,便听得门外的内侍通传道:“启禀陛下,靖王求见。” 他揉了揉眉心,示意殿内的内侍退到一旁,随即回道:“让他进来吧。”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皇上冲他点点头,复突然想起了什么,向他招手唤道:“你一向喜欢写诗,来看看,见过这首诗吗?” “是,父皇。” 靖王上前两步来到皇上的桌案边,盯着桌面上的那张看了片刻,随即点点头道:“父皇,这首诗在京中已经传遍了,儿臣也曾读过。” 皇上摩挲着手中的玉坠,问道:“那你可知晓这位不知山人?” 靖王的脸色却有些奇怪,“儿臣……知晓。” 他的神情自然没有逃过的皇上锐利的双眼,“怎么,看你的样子,倒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一般?” 靖王垂眸点了点头:“回父皇,这位不知山人,儿臣其实认识。” “哦?”皇上似是突然来了兴致,“这又是哪家的小子,小小年纪倒是文笔老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