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页 (第2/2页)
很久,好在往后没再遇到什么难题。 康熙想着给儿子们锻炼的机会,到了秦淮也只处理了白莲教残余问题,都没去青福观拜访,回宫以后没几天,就叫来了老四胤禛。 跟在传旨的老太监身后,胤禛看似平静,实则不安地拨弄手中佛珠。 他在想着方才和生母德妃碰面,瞧见额娘正与十四弟说笑,看见他的一瞬,两人却齐齐收起了笑容。 如今的胤禛也不过二十三岁,被生母与亲弟排斥的滋味,让他即便身处宫内,也没能控制住脸色。 胤禛眸色发黯,手也攥成了拳头,直到走到养心殿门前,老太监唱喏,他才回过神来:“皇——” “诶,免礼。”康熙都没等胤禛请完安,便摆手直言道,“今日朕叫你来,是有重要的事要你跟朕去做。朕早听孝懿皇后说过,你时常研习释、道、儒各家的经典,其中于佛学最有心得,与你探经的大师都说过你很有佛缘。” 胤禛愣了一下。 因为种种原因,他满月以后,就由孝懿皇后抚养,而在孝懿皇后去世后,皇阿玛与他见面,向来都是避开孝懿皇后这个话题的,没想到今日主动提起。 康熙也没等胤禛回话的意思,继续道:“朕要你这些日子多加上心,好好准备,过段时间朕要带你上五台山。” 康熙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告诉胤禛全部真相,但又担心老四到时候跟保成一样,非把担子揽自己身上,搞得又累又紧张,于是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好了,就这个事儿,你近来就多在宫中佛殿里呆呆,和喇嘛们多多学习,别的事务都先放放,退下吧。” 胤禛:“……??” 不是,什么了就退下了。皇阿玛怎么这次讲话没头没尾的,为什么让他在佛殿里多呆呆,上个五台山至于这样郑重的准备?他又不是要出家当和尚。 胤禛已经失去了养母孝懿皇后的庇护,亲生母亲德妃与几个弟弟又与他不亲,凡事他都爱多想几道,而且非得想通不可。 凭着本能领了旨意,又来到最近的佛殿内,胤禛坐在佛前,眼前不断晃过德妃扫向他时冷淡、陌生甚至排斥的眼神,一时间理智全凭感情压制,就连一旁喇嘛的念经声都镇不住从他心底滋生出的最消极的想法: 皇阿玛做事从不无的放矢,今天这番没头没脑的嘱咐,难道真是要将我发落到五台山当和尚? 胤禛差点直接站起身,险险克制住。 理智告诉他这不可能,患得患失之心又敦促他有备无患。 胤禛内心煎熬半晌,侧身喊了一下身边的喇嘛,肃着脸道:“什么样的弟子,佛门不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