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启程 (第2/2页)
因为熟人好说话,沈其音才能在这些战俘之中继续采用沈家的管理方式。 从战后到启程这有限的几天时间里,沈达海已经按照沈其音的嘱托,在佛朗机战俘之中初步建立起了规矩:不打不骂,赏罚分明。 交代下去的事情,做得好的吃rou,做得差的啃干面包,不好好做的只能喝凉水。 沈其音期待着,经过这一路的强化教育,这些战俘能完全适应并接受这样的组织管理。也唯有如此,他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舰队启航,在常宁县里甚至已经没有几个人可以前来相送了。该说的话,已经由该开口的人说过了。在京城会遇到些什么状况,沈其音的心里也大概有数。虽然不能说已经筹备完全,但路上还有些时间,可以再好好思索准备一番。 由于并非紧急行军,为了安全起见,入夜不行船,这一段航路,大概要走个十几天。在金津港靠岸后,还要走一整天的陆路才会抵达京城。 半个月,还有半个月就要进入成国首都,真正触及这个王朝的权力核心了。沈其音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就像吹在船帆上的海风,打在船体上的海浪,一波又一波,难以平息。 而在沈其音的目的地,清风徐浪的表面下,一场风暴已经开始酝酿了。 “听说了吗,夏相又有新作问世了,昨天才从夏府传出来的。” “哦?可是咏春的诗作?” “不,乃是清明的悼亡诗。” 京城的一座茶楼里,两位书生正在闲聊。 夏伯严夏相可以说是当今文坛的第一人,他的诗词,每出一篇,都会受到众人的追捧。在舞文弄墨的儒生之间,坐在一起赏析夏相的新句,已经成了一种潮流。 “悼亡诗?这清明都过了好几天了,现在才出悼亡诗……是不是夏相有亲友亡故了?” “我听说啊,这表面上是悼亡诗,实际上是一首讽谏诗,劝谏当今天子不要穷兵黩武。” “哦?那还真是有意思,你可抄了诗句来?” “不曾,只是听人提起,还未见全诗。哎,一会不妨一同去找姚兄问问?他的消息总是很灵通的。” “甚好,甚好!” 两个书生付了茶钱,兴冲冲地离开了茶楼,根本没发现邻座的男子向他们投来的怪异目光。 “咳咳……陛下,诗词作何解,难有定论,可谓仁者见仁。夏相未必就有讽谏陛下之意。” 一身便服的宋世平看着对面好言相劝的王鹤,冷哼一声,根本不接受这位臣子的说辞。 “是啊,都在朝堂上当面顶撞朕了,他夏伯严还用得着写诗讽谏?” 提及此事,宋世平的声调就越来越高,想压都压不住。 “陛下,低声啊……”王鹤警惕地环视四周,小心翼翼地提醒着宋世平。 “罢了,这茶喝着一阵燥热,我们还是出去走走吧!” 宋世平没好气地撂下一句话,就率先离开了起身离开了座位。 王鹤摸出一角银子留在桌上,也赶紧跟了出去。虽然脸上堆笑,可他的心里却叫苦连天: ‘陪皇上微服私访这种苦差事,怎么就落到我头上了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