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3/4页)
贵妃说英宗曾经在侍寝后同她密语,他最受不得的就是行事时贵妃的眼泪,那一颗一颗地滚落到枕边,便像是流入人心里一般,比上好的合欢香还要厉害。 娘子身上的体香与皇帝身上的瑞龙脑香混在一起,仍有着撩拨心弦的功效,圣上一时无言,静静地立在那块湖石前看她如吃不到糖的孩童一样撒娇可怜。没有彻底顺从她的心意,也没有抽身离去的意思,内侍监瞧皇帝没有动怒,便壮着胆子过来请示圣上,要不要叫内侍用锦缎围了此处。 藏珠听英宗贵妃身边的人讲过,英宗如果在御花园起了临幸的念头,会叫人拿锦缎围起,再与女子席地幕天一番。但圣上呼吸虽有些乱,却斥责了内侍监,俯身絮语安抚过娘子,将四娘子抱上了御辇,不许外人瞧见。 她见陛下如此行事,已然是心急如焚,以为娘子必然逃不开圣人临幸,但没想到的是圣上居然能放娘子这般的绝色完璧归来,她虽不知中间发生过什么,然而这事已经翻了页,想必圣上也不会挂在心上了。 苏笙现在的脑子已经成了一片浆糊,她想到自己坐在御书房内一板一眼的回答,和那梦中的旖旎细节,简直想找段白绫上吊算了。 她是要嫁给太子的人,怎么能同圣上扯上这等不清不楚的关系? 没到最后一步,但也曾肌肤相贴,要是殿下知道了此事,难道会毫无芥蒂,待她像以前一样亲热吗? 她自己都清楚答案,不会的。 人五内俱焚的时候竟然连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了,苏笙勉强撑住身子环视四周,姑母还不到那种连她换身衣裳都要派人盯着的程度,附近并没有偷听的人。 她无力地跌到榻上,胆战心惊:“这件事情你一定烂在肚子里,不许同任何人说,姑母也不成,叫人知道那日的事情,我们都活不成的。” 人都已经任君摆布,圣上都如同柳下惠一般,那么说明皇帝对她根本没有那份心思。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圣上只是会觉得难堪,而她与皇帝传出此等风流韵事,莫说做太子妃,苏氏整族的女子都会抬不起头来。 不如就将这件事忘得彻底,左右她和皇帝也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也不用觉得尴尬。 藏珠不敢不听娘子的话,跟着的绿云红玉都已经被药哑了,她这次侥幸逃过一劫,万一把这事儿传播出去,掖庭局叫人生不如死的手段可太多了。 苏笙坐在榻上,将头倚在藏珠怀中寻求寄托,心神渐渐安定下来,即便是认错了人,那也非她自愿,她才这样年轻,怎么会生出为了一次没有铸成大错的醉酒萌生自尽以示清白贞烈的念头。 “藏珠,那日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过了良久,她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搭了藏珠的手往衣橱寻去,若无其事道:“月底是英宗皇帝的诞辰,姑母要我往东宫去一趟,你替我来挑挑哪件衣裳最合适。” 第7章 太子 姑娘这个年纪本就该是活泼娇俏的…… 夏日渐渐地热起来了,英宗生于五月廿二日,一个牡丹盛开的时节。 斯人已逝,这天气的好坏他是不会知道的,但这些为了祭祀他而奔波忙碌的活人顶着烈日奔波,也不敢抱怨辛苦。 开国百年以来五位君主各有各的喜好习性,像是高.祖皇帝因为忌讳前朝皇帝暴毙九成宫,从不驾幸行宫,而文皇帝与顺圣皇后春秋两季在长安,夏日在九成宫避暑,冬日喜欢往华清宫去避寒,而孝皇帝与英宗常常在玉华宫停留,偶尔会驾幸洛阳行宫,在那里住上一年半载再回长安来。 圣上当年被幽禁得久了,倒不似前面几位这样好动,即便是酷暑也照旧安坐在太极宫。 这几日太子劳碌非常,每年祭祀亲父,他须得提前沐浴斋戒五日,英宗诞辰当日穿了朝服往太庙去,再往宫中向皇帝复命。 圣上体恤他的孝心,赐了解暑的新罗薄荷茶,问了几句东宫的事情,便叫人回去歇着了。 苏笙午后在殿内拿了一根拂尘逗弄贵妃养的猫,姑母对人要求严苛,对猫则是另外一套标准,这波斯来的猫每日得吃五六餐,有专门的猫奴精心喂养,英宗贵妃还差人给它打了一个二两重的金牌子,正面刻了它的名字“元宵”,反面刻的是“锦绣殿”。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