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2节 (第3/4页)
公司的渝庆人简直大开眼界,开业的时候新都会广场里面挤得人山人海! 陆文龙只是听汤灿清表述了当时的盛况,他明白这就是差距,同样都是黄金地段的商业建筑,自己的项目更大更耗钱,结果却相差很多。 一分为二的两栋姊妹楼在裙楼的现代化商场之上,一栋商业写字楼只租不卖,另一栋就是酒店,同样也是四星级酒店,对于渝庆这个还在提升中的落后直辖城市,珠江集团和陆文龙都务实的只选择了四星级,但显然珠江集团是自己的连锁酒店,包括商场里面自己的连锁超市,无一不透露出规范化的cao作模式。 这一切,都是促使陆文龙静下心来学习的动力,当自己苦哈哈的几乎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一个项目,人家按部就班的轻松达成,效果却好很多倍,什么叫事半功倍。 珠江集团算是给陆文龙好好的上了一课。 所以,身为新都会广场的小股东,陆文龙每个月都能收到珠江集团寄过来所有的商厦营运报表和cao作方案。 维克托的态度很清晰,纵然是兄弟,甚至有救命之恩,但在商场上,只要陆文龙不开口,他就不会伸手帮忙,与其说掏钱帮陆文龙,不如教会他如何cao作项目,凭借自身力量跨越难关。有时候,那一份份凝结了珠江集团多少年积累经验的文件方案,比什么资金都珍贵。 最重要的是,李家在过去几年中。给陆文龙展示了一个商人或者说商业家族,在政治经济上如何进退自如。 香港回归之前的渝庆直辖就不用说了,准确把握到地方变动,就果断投入项目,其实这个项目对于李家的整体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并不算什么支柱性的版块。 关键是通过这种项目表达了对大陆的态度,接着在金融风暴中,就完全站在大陆一方共同抵御国外冲击,这中间有经济金融上的海外掠夺,更有政治和民意上的进攻。最后都坚持过来了,可以说过去的97年前后,对于李家来说是惊涛骇浪和惊心动魄的一两年,也是决定性的一段时间。 陆文龙借着养伤的名头,一直作为旁观者。没有任何遗漏的看着维克托两兄弟跟老李一起演出一场好戏,李家现在开始获取收成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陆文龙似乎错过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日子。 但旁观的他,未尝不是用一个半参与的心态在学习? 相比李家这样的巨舰,陆文龙只是个小舢板,不自量力的参与那场海啸般的战役,很容易被打得粉碎还不知道为什么。难道真的要去仰人鼻息求人援手? 陆文龙的运气……其实是真的好! 吕四才是唯一挂在巨舰旁边的小浮筒,当整个香港都唱衰金融和地产市场的时候,她谨遵陆文龙尽一切可能和维克托站在一条线上的原则,却又有自己的看法,放弃了快进快出,看起来很容易揽金的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一分钱都吝于投入,把自己管理的那些资金一股脑投入到地产中去。 她的态度很简单,李家说的那些金融战役和起伏波动自己根本就不懂,而且太过瞬息万变,很容易落到最后分无没有甚至倒过来亏空。杀了自己都没法赔给家里,还不如买物业,最后无论如何也有个东西。 于是借着李家的地产航母大量资讯,在众多金融海啸中罹难的香港富人低价抛售地产的时候,狠辣的吃进,数千万资金几乎花光,却也囊括了沉甸甸的一叠产权契书。 仅仅是到现在的三年左右时间,就暴涨近十倍! 虽然都是不动产,吕四这个一直藏在发丝背后似乎隐形的姑娘,却控制管理着整个陆文龙产业最庞大的一块,现在光是收租金,每月都能有上百万港币的利润。 所以心态没点变化也不可能。 当然这种变化,不是她会自立门户或者中饱私囊,毕竟所有的产业都挂在杨淼淼的名下,所有账目也都是在律师楼和会计事务所的控制下,香港的账目可不像内地这么混乱。 自己掌控了陆文龙重要的东西,这种归属感才是最让吕四重视的,所以陆娜回来,也是她的怂恿。 不为别的,就一起回来看看,陪着待些日子,也是舒心的。 结果苏文瑾就有意无意的把汤灿清喊走,更是叫杨淼淼多带着陆娜,留下吕四这几天跟陆文龙商量事情。 陆文龙就笑:“小苏呢,你说她明白吧?她肯定大多数事情都不知道,但就是清楚我是个什么人,总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