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节 (第4/4页)
做依靠。 窦夫人早知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思,有些事儿藏着掖着的话,自己家只能吃亏,今日开口,众人皆知,到那时她们便得想方设法地料理。 邢夫人见窦夫人神色从容,气度雍容,自己也听说了一些贾家的事情,佩服不已,笑道:“府上爱惜女儿,所以如此大方,老太君慈眉善目,世人都说是最最慈悲的老人家了,素日又疼孙子孙女,想来不会亏待了二姑娘。” 贾母和王夫人面色一变,冷冷地看着窦夫人,窦夫人只当没有看到。 等明年迎春出阁后,她就启程去和贾赦祖孙三代团聚,京城中的事情再也见不到了,临走前替迎春多谋些好处,不枉她在自己跟前这些年。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贾敏微微一叹,有些无奈,两个哥哥家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可是她也知道过不在窦夫人,贾母偏心她看在眼里呢,道:“谁家不疼女儿呢?嫁妆多,底气足,母亲和二嫂都是慈善宽厚的人,行事向来不偏不倚,元丫头有的,迎丫头自然也有。” 迎春岂能和生在大年初一的元春相提并论!王夫人气怒交集,险些脱口而出。 听了贾敏的话,贾母的神色也是微微一变。 窦夫人立刻接口道:“姑太太说得极是,老太太和二太太公道得很,反倒是我多心了。老太太,二太太,我在这里赔罪了,都别怪我才是。” 贾母哼了一声,没有言语。 邢夫人目光一闪,察觉到了其中的暗流汹涌,想起素日听闻关于荣国府的见闻,不由得再次庆幸不已,若是自己嫁到贾家,面对王夫人这样厉害的妯娌,自己出身不如她,不知道是何等境况。她走到贾敏等人跟前见礼,笑道:“听说林姑娘大喜了,偏生我们昨儿个才到京城,竟错过了,扼腕不已。今日见到林太太,也该道一声喜。” 贾敏起身还礼让座,道:“有心了。” 寒暄了几句,邢夫人又道:“我那侄女儿岫烟心里记挂着太太和顾二奶奶,这回我们进京,她托我带了些东西,有太太的,也有顾二奶奶的,还有灵台师父的,明儿打发人送过去。”借机和这几家交好,于她丈夫的前程好处多着呢。 贾敏记得邢岫烟,倒是个好孩子,点头笑道:“难为邢大姑娘惦记着我们。” 时隔多年,邢夫人又形容大改,窦夫人已不记得邢夫人了,趁着更衣之时问贾敏,贾敏并没有瞒着她,她想了想,笑道:“早听说过她了,瞧着她的模样,如今过得倒也好。” 窦夫人有一种感觉,离开荣国府,过得更好,当初的邢夫人如此,凤姐亦如此。 想当初,若没有贾敏插手,邢夫人和凤姐可就真的是妯娌了。 贾敏道:“各人都有各人的机缘。”邢夫人进了荣国府未必是福,她虽精明,却不如窦夫人有魄力,而且出身实在是太低,又的确有些吝啬的性子,压根儿弹压不住富贵双全的王夫人,大房一脉势必积弱不堪,其后果可想而知。 窦夫人一笑,心中了然。 外面来说西宁王府的人来了,姑嫂二人方都出去,看人抬嫁妆。 十里红妆,风光无限,观礼之人和路边百姓见了,都赞叹不绝,道:“也只他们家这样热闹了,别人家再不能的。今日嫁出去一个,明儿再嫁一个女儿,怕也是这样的热闹,这样的富贵,真真是让咱们都长了见识。” 也有人笑说:“到底不如苏大人嫁女,陪送合家几辈子财物,那才是震撼人心呢!赶明儿,比这好的不是没有,就拿林大人来说,谁不知道那也是顶顶疼女儿,场面哪能小了。” 又有人道:“想必咱们能见得着,不过有苏大人家珠玉在前,林家再舍得也得留给儿子。” 如此言语,不一而足。 若是林如海在这里,必定莞尔一笑,早在给黛玉预备嫁妆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出嫁的场面,他们家和苏家财力虽然不相上下,可到底苏家仅有妙玉一个女儿,自己却有三个儿女,家产三分,再多都不会出格,有苏家在前面惹人眼呢。 元春出阁后,尚未回门,窦夫人便要求王夫人按着从公中为元春出的例取东西,好给迎春做嫁妆,迎春来年十五岁,自己攒的那些嫁妆远远不足。 王夫人听了,又气又恨,忙来请贾母做主。 给自己儿女的东西,王夫人素来大方,但是对于外人,自然便不是了。 黛玉、湘云皆已定亲,林家也好,史家也罢,都没有适龄的女儿了,虽有湘雪,奈何史家和贾母不亲,王夫人纵知贾母对宝钗不满,但没了人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和贾母便没有了分歧,素日反倒恭敬起来,横竖贾母最疼的始终是宝玉。 似今日这样的事情,一则王夫人便为了表示自己对贾母的敬重,请示贾母,二则王夫人做惯了幕后的人,从不做出头的椽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