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8节 (第4/4页)
误了。贾敏心里同情,但自己是原配嫡妻,也知道王夫人的心思,故而不再理会。 既然王夫人不愿意,便有人问惜春,贾家之势尚在,惜春形容举止虽略小一岁,却也不俗,何况她是宁国府嫡女,身份较探春为高。 尤氏忙开口笑道:“我们家四姑娘今年虚岁十一了,只比林姑娘小一岁,没有定亲,比三丫头倒好些,上面没有该成亲的兄长。”来林家的多是达官显贵之家,若有人看中了惜春,他们愿意早些给惜春定亲。尤氏出身不好,却更加精明,明白惜春定亲的好处。 众人会意,各自思忖。宁国府名声不好,可是谁家没有几件藏着掖着的事情?面儿上不叫人宣扬就是。再说了,惜春并不是住在宁国府里,而是在荣国府,倒也清白。 尤氏见到众人神色,心中暗暗欢喜,窦夫人也觉得欣慰。窦夫人怜悯惜春,今日的话题还是窦夫人先开口说的。独王夫人面色如常,神情自若,似乎并不在意,殊不知她心中却与此大为不同,几乎是翻江倒海一般。 两家小定贾母等人从头至尾皆看在眼里,感概万千,嘴里都说黛玉有福,只有王夫人一人心如火烧,又羡又妒。今日满朝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家女眷竟到了七七八八,没有到的几家皆因不能来,那四家的太妃、王妃都到了不说,就是和贾家、林家素无往来的忠顺王妃也来了,元春过大定的时候决计没有今日林家这样的热闹和体面。由此可见林家在京城中的地位,怕是除了皇家和王府,他们就是头一等的了,论及权势,恐怕王府都不如他们。 想到元春出阁后便是金尊玉贵的王妃,比黛玉的身份高贵,而西宁王府又是四王中有实权的,掌管着平安州一带兵权公务,王夫人方略安慰了好些。 杨茹今日陪着西宁太妃过来,瞧着贾家的做派冷冷一笑。 西宁太妃年纪大了,她四月进门后不久就接手管家,小半年下来,不但自己在西宁王府站稳了脚跟,而且大权在握,元春进门又能如何?何况,西宁太妃和西宁王世子已经对她说过了,等到元春进门后,就随着西宁王爷一同去平安州,自己却是和西宁王世子一同留在京城,所以在她刚进门就让她管家,而非元春。 王夫人却不知道这段缘故,对杨茹十分和蔼,两家本就有旧,兼之当年林杨两家未曾做亲,贾母心里有愧,也拉着杨茹说话,但想到杨茹进门后的事情,又觉叹息。 旁人看到了,都是一笑,然后和旁人说话,对她们恍若未闻未见。杨茹进门便即管家的消息人尽皆知,身后又有杨家权势,偏生元春是继母婆婆,将来不知道谁能执掌王府,也不知道元春进门后,年轻婆媳之间是否生出嫌隙。 贾敏并不理会他们之间的事情,送走所有来客后,方松了一口气。 黛玉亦送走了诸位姊妹,换了衣裳过来,见状,上前笑道:“我给妈捶捶肩背。”说着上了榻,自己亲手给她揉捏肩背,又叫小丫鬟拿着美人拳给贾敏捶腿,在屋里的丫鬟婆子都笑说姑娘孝顺,喜得贾敏乐不可支。 贾敏见她发上的凤钗和腕上的镯子都不在了,问道:“都收起来了?” 黛玉羞涩地点了点头,忽然想到自己跪坐在贾敏身后,她看不见自己点头,忙开口回答道:“mama放心,我都仔细收起来了。” 贾敏反手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好生收着。” 黛玉满口答应,想起俞老太太今日精神不好,看起来越发苍老憔悴,道:“老太太的身子不大好,今儿拄着拐杖也走不稳呢,咱们家拣些上等的药材送过去可好?”俞老太太待黛玉一向极好,黛玉心里敬重,只盼老太太好生调养。 贾敏道:“明儿就打发人送去。” 一时贾敏打发丫头出去,说起王夫人对探春的打算,又提起连太太所托,叹道:“你这几个姐妹倒都是好的,有不少人跟我打听呢,可惜你二舅母的话撂下了,别人不好再提亲。” 窦夫人托她,连太太也托给她,倒让她哭笑不得了。她在京城几年,认识的人固然极多,可是成亲后日子过得不顺心的见到的也多,故而都没有一口应承,免得反落不是。 黛玉定了亲,许多家务琐事贾敏都不瞒着她,听完,黛玉道:“我看妈竟是别太cao心的好,妈又不是官媒婆,若是他们瞧中了谁请妈说和倒也罢了,偏让妈做媒,给他们掌眼挑人家,像什么?若是好的话倒也罢了,若是将来结亲后略有不如意的事儿发生,指不定如何说妈不好呢!连太太常日出来走动,又是皇后娘娘嫡亲的姨妈,哪里就不知道谁家的小姐好?妈说几家合适的让他们自己挑,岂不是好?至于三meimei的亲事,只怕就算是好的,三meimei心里感激,他们府上其他人却觉得理所当然,若是不好的呢?” 说到惜春,黛玉迟疑了一下,道:“四meimei的哥哥嫂嫂都不管她,好不好也都不在意,妈若是替她说亲,只怕他们巴不得,这倒是可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