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_第2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1节 (第9/9页)

物,张合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此次魏延奇袭米仓山又是虎卫军建立奇功,因此当隽乂提出观点之时支持他的将领绝不在少数,长安营统领张绣亦是其中之一。而提出反对意见的正是另一大主力军燕云军的统领张辽张文远,他倒没有正面否定张合关于奇袭战术的构想,反倒对其种种设计之处表现出了赞成的意思,也认同实行此法成算颇大。只是在整体战略上此时行此计并非最为合适的时机,只要拿下荆襄将南方三雄分割汉军之后便可各个击破,乃是最为稳正之法,天子此时统一天下之用兵在于稳而不是一味求快,奇袭之法虽是可行其中确也有不小风险,假使以堂堂之阵便能稳妥的获得优势又何必剑走偏锋追求将敌军一举击倒?

    并州之战张合与张辽之间曾经有过一场交锋,隽乂拼死阻击还曾受了文远一刀,但这并不能妨碍之后二人不打不相识成为好友,也不会因为好友的身份而放弃对自己见解的坚持。帅帐之中二人的这番争论是颇有火药味的,长年战场厮杀的大将又有几个是好脾气?但不可否认他们的争执纯粹是出于一片公心,无关任何的个人私利在内,张合提出亲领奇军偷渡阴平更是将自身放在了一个很是危险的境地。

    争论到了最后还是张虎一言而决,汉中主力全力攻击葭萌关以配合友军在荆襄发动的攻势,军事民主的确是刘毅治军的良方,但亦需要有人能够一言九鼎,否则这样的民主只会成为空谈。军师乃是汉中方面的最高统帅,隽乂心中纵有意见也不能违抗军令,但好歹也从张辽手中将初始主攻的任务抢了过来算是聊以自慰!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荆襄之战 十五

    汉军八大主力的统领都是在天子架下东征西讨建功无数的沙场宿将,论起抢功纵使是徐晃张辽也不会相让,可隽乂恐怕就是唯一的例外,当年那一刀虽说是各为其主可后来二人深交文远心中多少要有些愧疚之情,换做旁人便也罢了,张隽乂却是要将一切利用起来的,加之最后军师支持的也是自己的意见,虎卫军更不是为了抢什么利益,作为最先的主力攻击雄关,军中之人皆知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站在全局的高度,刘毅的战略是先荆襄而后再各个击破,但对于张合张辽这些大将而言却是没有一刻放松过拿下眼前雄关的念头,那些古往今来的攻城之法早在他们脑海中优胜劣汰了无数次,此前还有试探性攻击作为实践,因此当张虎一声令下汉军全力攻击葭萌关之时,虎卫军奋不顾身的斗志和娴熟之极的战术动作立刻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沉重压力,三天之内就被汉军四次杀上城头。

    对于张虎张辽等人不行偷渡阴平的战术张合可以理解,但不代表他心中不保留意见,兵家之事本就充满着出奇行险,有哪一场战役是一味正兵的?不过这些绝不会影响他坚定的执行军师制定的战术,虎卫军在葭萌关下也施展出了看家的本领,攻击阵型,人员配置、步炮协同,梯队设置无不发挥的淋漓尽致。虽是施展浑身解数力保葭萌不失可曹洪也不得不立刻传书向身在成都的曹cao求援,雄关在手并不能给他稳如泰山的感觉,敌军的攻势犹如排山倒海更是连绵不绝。

    成都城中的曹孟德接到的求援信还不止葭萌关之处,襄阳江陵二处遭受敌军攻击之猛烈亦不在其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曹军不缺钱不缺粮缺的就是经过cao练的士卒。在汉中兵败退回蜀地之后曹cao荀彧等人碍于形势已然冒着激起民变的风险在蜀中征募士卒了,但刘毅接踵而来的不间断打击却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现在新兵的招募训练还没有彻底完成,以这样的训练素质去和燕军抗衡绝对是不智之举,摆在曹cao面前的亦是两难之局,保蜀中还是保住荆襄?

    汉军的战略属于军中最高机密只有统领一级的战将方可得知且只限于本人,任何人敢于泄露分毫刘毅都绝不会留情,且两处汉军发动的攻势又是一般的凶猛,曹cao很难判断到底何处才是对方的用意所在!以他目前手中不多的兵力同时增援两处已然不能,也许刘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在两线同时对自己发起攻击,这也就是二者实力差距的体现,燕军此时的战力恐怕不及兖州之时但曹军更是强弩之末。

    面对如此形势,智如荀彧法正等人亦无两全其美之法,兵力的不足是无法通过计策来加以补充的,不过一番殚精竭虑之后他们还是为主公提出了两条可行的方案、其一葭萌关便交给曹洪率领的六万曹军镇守,能够挡住燕军的攻势自然最佳,若是挡不住就在剑阁设置第二道防线继续拖延敌军的进展,似如此曹cao便可亲率大军前往荆襄之处救援,争取能够与夏侯惇曹仁等人同心合力在此处将燕军击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