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6节 (第7/9页)
子弟做出有辱门楣之事孤绝不会纵之,子安你很好,过几日还需往祖宅走一趟,那处的宗祠亦该好生修缮一下了。”闻听刘度言中提起祖父与父亲,刘毅心中微微一痛,今世生父早亡他并没有太过深刻的印象可祖父刘宇对他可是恩重如山,在刘毅认祖归宗之后老人家所有的精力与心血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可惜其时刘宇已是年近七旬,在朗生坐领幽州之后便已下世,祖父一心望孙成龙,倘若可以看到自己今日将会如何欢喜,刘度此言一出的确是抓到了刘毅的痒处。 众人闻听刘毅之言皆是一震,旁人有此言语可能还只是表面文章,可燕王为之却无人敢于不敬,朗生不但治军令出如山,治家亦是一般,只不过他忙于战事政事并无太多的时间家中之事多半是由蔡琰担当,对于丈夫的心思她又岂能不体?刘毅担当燕王之位后就更是如此,因此在这北平城中刘氏子弟虽是极多却绝少有作jian犯科之辈,反而是刘度之子刘明及另几位后起之秀都有颇大才名与朝野之间。 刘毅之后的言语正是对刘度之子刘明所言,而听得燕王这句话其余人可能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刘度父子及族中几位年青文士却是喜上眉梢,上党刘家乃是祖父故居宗祠所在刘毅对此岂能不重?便是刘氏宗族大部来到北平之后祖宅亦有家人居住细心打扫,这几年修缮已经成了定例,平时这些事情都是夫人吩咐安排,与眼下这个时机刘毅亲自提起此事绝不会仅仅是修葺这般简单,且还指定刘家最负才名的刘明前往,这些行为恐怕就只能有一个解释,燕王有意登基。 “刘明随时听从族长调遣。”刘毅并未在家族面前称孤道寡,刘明回应之言自然也是用的家中称呼,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已经微微有了颤抖之意,刘毅之父刘飞乃是长房之内的独子,亦只落下朗生这一刻独苗,在宗族之中刘明就是他最亲近的叔伯兄弟,更关键他还是大管家刘度之子,此番前往上党修葺宗祠可不是随便一个刘氏子弟就可以去的。很明显这是代表了燕王对他的信任和看重,而当今天下即使包括曹cao刘备在内虽是与刘毅为敌也绝不会对他的眼光有任何意见。今日此言一出,他日燕王登上九五之位,刘明的前程必然远大。 与一众叔父尊长微笑示意,刘毅便在众人的夹道相迎之下步行前往王府,再经过一个街角的转折,燕王府正门已是赫然在望,府门之处此时一片灯火通明,数名绝色丽人一身宫装簇拥着一位慈眉善目六十许的妇人,刘桓夫妻和几名怀抱小公子的仆从跟在身后,倘若不是有人拉住,一袭红裙的刘芸已然要直奔父亲怀中,这一幕让刘毅心中温暖之至,在大战之后得以与久别的家人重聚向来是他最大的享受之一!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身登九五 十 燕王府中,宴开三厅,传菜走菜的侍女仆从络绎不绝,丈夫远归今日在家中全家团聚,便是这晚宴蔡琰也安排的排场十足,其实随着燕地的富足,在很多大户人家这都是家常便饭,只不过燕王刘毅对这些所谓的礼仪气派并没有多大的爱好,蔡琰知其心意王府各处用度都不会太过夸张,但当时的风气便是如此,刘家的威严亦定要兼顾,因此朗生虽是颇有微词却也无可奈何,社会的发展富足使得士族占据的财富进一步增多,这些家中之事就是大汉燕王也不可能太过涉及。 当然在今天的氛围之下绝无人会去在意这些细节,将近一年未曾见到丈夫此时婆母在座那份离别之情不能太过外放,可能在视线之内看见刘毅的一举一动对众女而言都是一种满足,偶尔的眼神交流更让人心神震颤,满桌的山珍海味在这时都比不上那种亲情的温馨,可想而知朗生这顿饭吃的是如何的惬意,大有战阵纵横酣畅淋漓之感。 由于刘毅的影响,现在便是寻常百姓家中用大圆桌用餐也成了一种时尚,所谓上行下效,用后世的话来说燕王所为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流行这个东西并不受时代的限制,刘家商队遍及大汉,朗生来自后世的一些新鲜设计不但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更让他本人站在了这个时代潮流的尖端。晚宴吃到最后变成了以刘母为首的一桌人看着刘毅大快朵颐,因为初始之时朗生尽顾着抱在怀中的刘芸及刘智、刘礼等人,不厌其烦的喂儿女们进食,单看这个画面很难将他和沙场上那个纵横无敌的统帅联系在一起。久未与家人见面,可爱的儿女无论如何对刘毅都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尤其是小公主一般的刘芸。 一般人倘若被一桌人看着,这饭未必可以吃的顺畅,可刘毅显然不在其列,妻儿母女的眼光只能让他内心更为舒畅,此处没有外人,他不需要有任何的掩饰,自能风卷残云。弄的刘母眉开眼笑的不断为爱子抚弄脊背,刘毅当不当皇帝在老太太心中并无太大的区别,只要能见儿子吃好喝好又是儿孙满堂他便心愿已足,此外再无他想。 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