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7节 (第2/9页)
还将有着成倍的增加,自己还能守多久?援军是不会有的,这是曹军先行便定下的策略,只是当时自曹cao始谁也没有想到燕军的攻坚之能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自己三万精锐加上乐平坚城真正坚守的时间竟然只有八日,倘若在战前有人对他如此说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可事实就是这般的残酷,撤兵可行吗?与其在此处守死倒不如先行保存力量。 一根羽箭带着呼啸之声自乐进耳边三尺之处呼啸而过,疲惫使得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提醒那个似乎刚从睡梦中醒来便条件反射般站起身形的士卒,羽箭毫不留情的穿心而过,年青的士卒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嘶哑的喊声便重新倒在了城头之上的尸身堆中,此时观其表情却并无太多的痛苦之色,死亡在这一刻对他而言说不得便是一种解脱。 双方士卒的尸身就这般纠缠着躺在城头之上,将本就并不宽敞的空间又再占去一半,陈留营士卒只能将之勉力推在一旁堆积而无力对之加以收敛,更多的精力与体力他们还要保持在接下来的厮杀之中,作战之时的乐进与其麾下都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疯狂,可在这三日时间的攻城作战中敌军那种疯狂的攻击也不在他们之下分毫!硬碰硬的下场便是两败俱伤,但不可否认可在城头稍占以逸待劳之势的陈留营是微微有利的,便是如此双方的伤亡却保持着一种平衡,这只能说明辽东军的战力还要稍在陈留营之上,且这个优势还越来越大! 高顺可以在城下专注东城一处,乐进却必须要不时顾及城南城北两处的战况,方才与其说他是靠在城垛之上歇息倒不如用个跌字更为贴切,有伤在身得不到妥善的医治,体力精力的消耗又是如此巨大,怕便是铜浇铁铸之身也难以支撑下来,三万士卒到今日凌晨可战之兵恐难以超过一万之数,且其中多是疲惫不堪的士卒,坚持下去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自己与他们一同葬身在这乐平城中,再无别路可走。 说起同袍,鲁国东平陈留等处的情形乐进都难以得知,假若可有援军前来应只能是夏侯将军统帅的虎豹骑,出现在乐平城下的敌军只有高顺的辽东军与那支令所有陈留营士卒恨之入骨的朱雀营,想必此时于禁与曹仁二将都会受到燕军其余主力军的监视而动弹不得,如果燕军还有像朱雀营这样的部队的话,说不得于曹二位将军的命运也会与自己相同,他们是无力前来的,便是虎豹骑来援亦是微乎其微! 燕军不是曹军之前的那些对手,兵力战力优势都在对方手中,论及骑兵更是天下最为强大的,燕王刘毅当年最为出名的除了其武勇之外就是对骑兵的指挥,这一点曹cao在与众将日常的交流之中每有提及,以刘毅的用兵和其麾下谋臣的周全他们岂会不紧盯曹军的机动力量虎豹骑?死乐进不怕,但问题是这样战死他实在心有不甘! 还未等乐文谦的思绪再度活跃起来,城下又传来了燕军响亮的号角之声,乐进急忙手撑墙壁支起自己的身躯小心的加以观望,三日以来他对燕军的传令方式也大致摸清了规律,这阵号角便是攻势发起之前的召集之令!观看远处燕军的布阵之后,乐进的双眼瞳孔有着一阵微微的收缩,敌军阵中出现了一队与往常不同的士卒,这对士卒看上去不会过千人之数,皆是黑衣黑甲,他们的身材并不高大可较之此前的攻城士卒而言却是更为短小精悍,当即一个名字便在脑海中浮现! 第一千零九章 终破坚城 “营名陷阵,百战百胜,攻城略地,有我无敌”,早在诸侯讨董之时,温候吕布麾下除了天下闻名的飞獠雄骑之外就还有一支战力坚强的士卒为天下所熟知,高顺高敬方的八百陷阵营!在与诸侯联军的对抗之中屡建奇功,威寒敌胆,就是当年的刘毅也并未在这支劲旅身上讨到多少便宜,其英勇善战尤善攻坚,攻城拔寨之中更显其能。 另一个时空之中吕布在白门楼殒命之时张辽得关羽所保,高顺则不发一言默然求死,其为将之能亦因此而未得以充分的发挥,不过在后世此人还是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今世刘毅看人除了后世的了解作为借鉴之外更有本身的认知,更要在实际之中观察对方的表现,在他眼中可能论起大将之才高顺比之徐晃张合张辽等将还要稍稍不及可身为一军统领已然足够合格,而其优势所显一在攻坚,二便在练兵,前者在战阵之上辽东军与陷阵营已然有了显赫的战绩,后者之上燕军的那份cao演纲要里很多都是高顺的心得,亦是与燕王通信最多的大将。 与幽州武院的高级培训班之内,平素颇为沉默寡言的高顺亦是最为优秀的学员,除了军营实务进一步加强之外,刘毅那些先进的军事理论就是最为吸引众将的地方,而以朗生纵横无敌的经历来宣导这些理论无疑又是最具说服力,燕王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去影响那些中高级军官提高眼界与革新思路,然后再通过他们去影响全军,这在燕军的建军之中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环,从大战打到目前的局面来看这样的建军是卓有成效的,燕军各部在战力的提升上可能因为之前基础太强并不十分明显,但在军事理论与新战术上就是进步明显了。 高顺给自己定下的破城之期是五日,当然这个估计是做好了应对最大困难的打算,随着战局的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