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3节 (第4/9页)
的经历与不断的学习赵云在大局观上的成长是颇为明显的,桩桩件件抽丝剥茧分析的极为精到,听得高顺心中也暗暗佩服,但如今二人商议这个疑惑却并未解开,不由再度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不将其弄个水落石出心中终究难耐,是否还有忽略之处? “呵呵,敬方也不必思虑太过,你我二人都觉兄长此举必有深意便已是足够,眼下定要好生安抚士卒,且亦要保持对乐平的sao扰牵制,可不能让那乐文谦安乐!其实要知此事详细恐也不难,我等这便往郭军师帐中一行,以军师之智定知兄长用意所在!”赵云见状轻笑道,凡事认真是好事,但太过拘泥说不得便会适得其反,终究二人都对燕王有着充足的信心,眼下他们要做的就是依令而行!郭军师乃是燕王最为看重的谋臣之一,二人又性情相投,想必其定有所得。 “三将军说的是,顺这便随将军前往,来啊,传我将令,各军虽暂缓攻击乐平却依旧要有头几天的冲劲士气,倘若攻势再展我军力度有所下降,高某断不容情,众将给我各安其分做好眼前事便可!”高顺闻言一拍案几长身而起,先是下达军令其后才随赵云前往。 等二人到了军师营中,郭嘉却已然准备好了饭菜,看来对他们此来是早在预料之中,颇有神奇之处!不过对于军师的料事如神二将并无太多的惊诧,落座之后便将自己所见和对战局做出的分析尽数说出,这三人在营帐之中一番商讨足有两个时辰之久,待军师送三将军与高统领出帐之时面上都不乏欣然之色! 第九百四十一章 无心插柳 大汉建安二年(公元二零二年)一月二十,徐晃兵进徐南之后的第六天,龙骧军兵锋已然抵达重镇广陵之下,当年陶谦为徐州刺史之时,治下便是世家林立,有些势力极大的甚至能够独占县郡,似燕王爱妃糜贞出身的糜家以及东海之处的张家都是这样的大家,。这在汉末却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乱世之中大世家蓄养私兵以求自保司空见惯,亦无人对此有所作为,久而久之便成尾大不掉之势,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要求和支持的诸侯,成了其实力之中的重要支撑。徐州如此,荆州当年也是如是,曹cao的兖州亦不例外,他们构成了社会的主流。 可能此时的大汉诸州之中也唯有刘毅治下的燕地颇为与众不同,那些出名的士家虽亦是有名有利,家中不乏身居高位之人但惟独在人口这一块燕王是卡的极其严格的,尤其是他们蓄养的私兵,这种武力的存在虽然未必可以动摇燕地稳定的统治根基但长此以往终究是很大的隐患,既如此就要防患于未然!燕地律法户律之中对于士家家丁的人数有着明确的规定,与之地位声名相对应,执行起来亦是严厉,当然为了防止矛盾的激化这个律法此时还并不彻底,刘毅的第一步只是消弱潜在的威胁,然后再以逐步蚕食之法再加以缓缓图之! 与士族之间的关系对于燕王而言亦是至关重要,乱世之中他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汉末士族的实力可是极为庞大的,自从执掌幽州开始刘毅与他们之间便是合作与斗争并存,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另外一片战场,其关键之处也未必输之。有着对历史的了解,士族之害刘毅心中深知,他是绝对不允许再度出现那种“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情况再度出现的,只不过天下未定就不便以铁腕对之。 广陵陈家乃是徐州声名最盛实力最大的士族之一,此时的家主便是曾为此处太守的陈圭,观此人在史书之中的表现也是个老狐狸级别的人物,其子则正是在扬州刺史刘玄德帐下现为扬州治中的陈登陈元龙,亦是汉末名流,便连曹cao也将之称为“五湖四海之士”,投效刘备之后为其出谋划策功勋卓著。当年甘宁庞统奉燕王之命相助玄德夺取扬州,与这陈元龙便有过颇深的接触,二人对他都有深刻的印象。 陈登是广陵陈家的长男,但他投效刘备也未必代表整个家族就为其效力,汉末这些大世家的家主都不乏投资眼光,乱世之中他们会选择一些具有潜力的诸侯与之连接以此作为家族的保障,有时候并不会只选择一家,便似刘毅当年横空出世,甄家、糜家、卫家都曾对其给予支持,但眼下真正将所有家族的命运与他联系一处的也唯有甄家而已,似这般的大世家动辄数万人丁,对于选择他们是极为慎重的,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倘若立场表达的太过明显一旦全力支持的诸侯失势就有可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左右逢源晦暗不明乃保身之道。 刘备的徐州刺史之位担当了足有四年的时间,广陵当然也属于他的治下,可陈圭一直就没有明确表示出对他的全力支持,各方面的援助并未全力以赴,其原因就在他可以看出刘备虽有刺史之名却难有保全徐州之利,当年若非刘毅出兵牵制,怕他早就要败在袁绍二人的联手之下,如今袁氏已亡,刘曹双雄争胜,对徐州威胁最大的就是燕王刘毅,此时徐北包括治所下邳已归属燕地,陈圭就更不会贸然而行了,在此朗生的正统身份便是极大的优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