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节 (第8/9页)
的宣传,对于这项任务他们完成的极好,倘若没有张荣率领的飞虎军士卒帮助,哪里能来百目家族今日的风光?数年之间他们便灭“国”十余,疆土扩大了六倍,没有什么珍稀的物事可以献给燕王,他们只能在奴隶一事上尽心尽力,只要他们干的好,每年燕王都会给予不少赏赐,在海岛之上这些赏赐之物都是美轮美奂! 不少海岛之民听信了百目家族的宣传而登上了燕军的海船,然后几乎在进入船舱的一刻他们就感到了后悔,刘毅倒不至于采用西方殖民者运送黑奴的方法来对付海岛之民,但想要保证质量和减少损耗,这环境绝对好不到哪里去,每一趟都有不少的奴隶会死在海路之上,而自海岛前往大汉的旅程成了所有人心中的噩梦,但当他们踏上大汉的土地之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噩梦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大汉的确如同百目家族宣扬之中的那般繁荣,但这些与他们并没有任何一丁点关系,等待他们的将是冷冰冰的矿山与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此外就是毫不留情的鞭打和种种酷刑,唯一算得上安慰的就是还有两顿饭可吃,这些奴隶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吃饱可是极容易出人命的,海岛之上可没有非洲大陆那般丰富的资源,就算他们只是人形工具使用完了也要保养不是?大汉的一些特殊领域还等着他们贡献最大的力量了,其中一些在燕军之中都属于绝密的等级! 经过数年的严格管理,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奴隶对眼前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此时燕王将他们招入民夫队中,并允诺谁立功最多便有能够加入汉籍做汉人的可能,这一来犹如在海岛奴隶之中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汉人!这是最美的梦中也不敢想象的事情,有着这个激励,海岛奴隶团在民夫队中爆发出了惊人的积极性,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令得一众大汉本土的民夫都很是有点汗颜的意思! 第九百二十四章 一步三计 在田豫与燕军士卒残酷的教育之下,加上入籍大汉带来的诱惑,这三千倭奴是随时准备为燕王的大业奉献他们的生命的,可徐晃率领龙骧军兵进徐南三郡之后除了运输之外就没有可以用到他们的地方,在他看来,一向英明果决的燕王所下的那条军令十分的古怪,这支敢死队只能用作rou盾,无论何种情况之下都不得给他们配发武器,不要说维持治安对待百姓,就是与敌军交战也绝对不能,公明尚且记得燕王下这道军令之时双目之中的那股杀意令得一众身经百战的大将都有凛然之感,不管能不能理解大王的用意,这条军令都必须执行。 作为军事行动,保密向来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可此次燕军进军徐州却是大张旗鼓生怕天下百姓不知,伏后问责扬州刺史皇叔刘备之事被广为传扬,很是体现了一回燕地宣传喉舌的能力!这条消息在他们的刻意之下很快就传到了庐江,所有的这些自然是庞统之谋,所针对的便是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你既然身为大汉皇叔,对朝廷的旨意就更应该加以遵循,无论刘备如何应对或是诸葛亮对此有再为精彩的解释可因为燕地强大的宣传能力他们的一切反驳都会苍白无力。且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用兵之法更有虚张声势迷惑敌军之效,龙骧军大举出击,烈火军却是原地按兵不动,凤雏会那么轻易将他的目的所在明示出来吗?兵法之中有所谓的虚虚实实之道,庞统可谓得其三味。 此次公明借问责之名出兵其用意有二,一来是彻底摸清扬州军在徐南三郡之中的布置,此前根据天耳的情报显示,于此处进行守备的刘备军不会过两万之数,龙骧军到此就是要逼刘备表态,是如同曹cao放弃青州一般放弃徐南三郡还是想调兵遣将在此与燕军争锋?如是前者龙骧军可以毫不客气的将三郡收回,这本就是甘刺史的所领,而若是后者则更中庞统下怀,如此一来扬州军对燕王兖州之战的牵制就会自然消除,凤雏很有兴趣在徐州战场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一分高下。 对庞统的这番举动,庐江的应对之法就是保持沉默,估计刘备和孔明都知道在目前这种形势之下他们是多说多错,当年刘毅之所以肯与刘备共分徐州之地除了不愿将自己领地扩张太快之外亦有以此给对方背上包袱的意思,此处与当时贾诩建议刘毅不急于攻击青州的道理同出一辙,无论是青州还是徐南都只是燕军的钓饵,目标就是曹cao与刘备主力以及二人要为保存此间而花费的精力。十个手指头要紧握出拳才有力量,一时间将领地扩大过多对燕军而言并非善事,这一点在汉中战场之上体现的就较为明显,雍凉或多或少成了负担! 平心而论即使易地相处,恐怕刘毅也只能闷声不出静观其变,盖因如今的兖州之战才刚刚开始,燕军与曹军还远远谈不上纠缠一处,燕王亲自统领十数万铁骑按兵不动,此时倘若扬州军贸然过江说不得就要成为燕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兵家之事的难测不是仅对北地而言的,不算刘毅自己,贾诩、郭嘉、戏志才等人都绝不乏奇谋!到时候渔翁得利变成引火烧身,刘玄德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庞统的献策开阔了朗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