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_第2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7/8页)

cao言中提起兴霸的语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方才长安营墨方神弩的威力令得一众谋臣战将亦是心中震撼,虽是无数次听闻燕军器械之利甲于天下,但直到今日方是他们在战场之上的首见,刘郎生勇武过人用兵不凡已经是极难对付的敌手,如今还要加上这威力巨大的器械之助,却不知此人如何来得这许多奇思妙想,眼前长安营的这种守卫利器已经超越了他们心中对器械的认识。

    “主公,或可命攻寨士卒以大车为屏障,上载沙土,如此当可防这巨型弩箭之威力,只要可接近敌寨,此物便无可为用武之地了。”自从为曹cao献了引蛇出洞及避实就虚两策之后,法正在曹军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曹cao对其更是喜爱有加,如今见众人一时无言,主公的目光又看向自己,沉思有顷之后法正首先出言道,燕军巨型弩箭的威力虽可连破数层坚盾,可厚重沙土却当能克之锋锐。

    “不可!万万不可。”曹cao闻言尚未大话,荀彧与司马懿却是异口同声的言道,话音刚落二人目光对视,后者谦虚的一笑示意荀彧出言,荀文若辅佐主公多年,机谋巧断建功无数,乃是曹营之中第一谋士亦是曹cao最为信任之人,这一点是为曹军上下所公认的。

    法正乃是不可多得的谋臣之才,可此时亦是年轻气盛之时,原先在刘璋手下郁郁不得志,如今得曹cao重用便有扬眉吐气之感,便是曹军众士名扬天下,他也有与之一较之心,这战场之上也正是建功之所,当然这绝非说他乃是狂妄自大之人,年少意气谁也不会例外!而司马懿虽比之法正年长不了几岁,可战阵之上的经历却要远胜之,司州之败虽非他之过失可带给他的经验却是不容忽视的,往往失败最为容易让人成长,此时的仲达比之从前少了许多自傲而显得更为沉稳!

    荀彧见状亦是颔首一笑,目光却示意司马懿先行出言,对于这个少于自己的谋臣他心中还是极为欣赏的,与张虎一般,荀文若的公心也是为众人所称道的,为主公举贤荐能从来不遗余力,也从不会嫉妒自己推荐之人能够得到曹cao的信任,只要对主公的大业有利便可!正是如此的心胸气度与为人处世才能让他得到几乎所有人的尊敬。

    “孝直之言倘若我军当面之敌非是燕军当为妙计也,可这巨弩不过是燕军军械其中之一罢了,懿与司州之战中曾亲见刘军轰天炮的威力,更有一物燕军名之霹雳罐,乃以陶罐内充火油用轰天炮发之,见物即燃威力无穷,那沙土之物虽不引火但车辆却是不防,到时一旦火起此物便反为我军前进之屏障,为敌军所趁也。”见荀彧如此,司马懿也不再谦让,毕竟在众人之中他对燕军的器械之利恐怕是最为了解的,当年的兖州之战幽州军运用器械可没有今日的威势!

    司马懿此言一出,荀彧首先点头支持,法正亦不在坚持己见,因对方言语之中很是客气,所言又是事实,其司州之战的经历是做不得伪的,论及对燕军的了解自己远不如之,倘若那霹雳罐的确如此,自己的策略就反成相助燕军守御了。此时场面又安静起来,张绣的立寨配合其威力巨大的器械,竟是天衣无缝,想要破之谈何容易!

    第八百五十章 强攻固守

    汉中之战张绣当道立寨以抗曹cao数十万大军,在典韦与马超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斗将之后,曹军的攻势终于展开,此时产自器具所长安营器械营的墨方神弩大放异彩,摧毁了攻方坚固的阵型与弓箭手相配合给予曹军第一阵冲击以巨大杀伤!见到燕军有此守备利器,曹军众人亦在苦思良策,法正的提议被荀彧司马懿二人双双出言否决,可除此之外亦无良策,一时之间人人陷入思索,场面很是安静。

    “主公不必忧虑,燕军器械固利可眼前此寨却并非坚城,襄阳南郡江州我军破之势如破竹,此处岂能相比?攻城之战伤亡在所难免,张绣这长安营又能有多少人马,主公当速速以力破之,那汉中张子才用兵有能,倘若被他领军赶来增援便与大局不利!”终究还是荀文若先行出言,此时他面上的神情却是颇为轻松,攻城战之中攻方伤亡大于守方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如今燕军虽有精良器械但毕竟实力不足,为全局计,眼前长安营的军寨是一定要在短时之内拿下的,墨方神弩配合其寨所立地形几乎无解,既如此便要以最直接的方法对之!

    身为顶尖谋臣在用兵之时是要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荀彧的言语就体现了这一点,与其在此处举棋不定还不如当机立断,士卒损耗乃是必然,时机却丝毫浪费不得!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在冷兵器时代无论你用兵如何高明士卒如何精锐,这攻城之道也是所有将领都不愿面对的。燕军精锐不容置疑,器械之利天下无双,可便是如此有着兵力优势并有高顺这等善工之将的刘毅在冀州之战时亦拿鞠义镇守的南皮无可奈何,当然其中朗生有着关于战局的多方面考虑,但由此亦可见攻坚作战的难度之大!

    “元让、子廉,速速整军再度攻寨,我与你等两日时间,定要与我拿下此长安营大寨,传令士卒冲击之时尽量分散,燕军此弩虽是威力巨大可所用范围却是偏小,此举当可加以稍遏,诸公且暂随我回营以谋后继之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