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节 (第8/9页)
应投效幽州军,所在正是龙骧军中! 如此长时间的接触,刘毅对纪灵自然有了很深的了解,此人之才虽还不能与张合徐晃这样的大将相比但作为一军之将显然是极为称职的,而在刘毅眼中此人的武艺亦只是稍差徐晃一筹而已,并不在华子威之下,强要解释可能便是临阵发挥极不稳定,好的时候能与关羽力战不败,可一但发挥失常却是被燕人张飞一合便刺于马下! 在龙骧军中,纪灵的才干亦得到了统领徐晃的认可,此人统军练兵可谓一丝不苟,虽缺少临机应变变之道但基础却是极为扎实,执行军令从不会出半点差错,加上不俗的武艺,这样的将领算得上极为难得了,因此在半年之后,公明便向刘毅提议将纪灵提为龙骧军副统领,朗生欣然允之更加其为威西将军,封临城亭候! 先锋之师重在应变,因此此次徐晃选择了王二虎率军突进,而接应之任他毫不犹豫的交给了纪灵,可说在人员的配备上公明亦是眼光深远,燕军平日切磋武艺成风,身为副统领的纪灵也少不了多有此举,在王二虎眼中,纪统领的风格与三将军极为相似,都是沉稳绵密之极,虽说比之赵云纪灵显然不及,可对付眼前的曹仁却正为合适! 第八百四十四章 优劣数易 燕军实力强劲不仅在士卒之精锐,亦在将领之众多,且不说各军统领这一级的顶尖战将,似周仓、裴元绍、宋宪、侯成、史涣、穆顺包括眼前的纪灵也是各有特色,加上那些身经百战又经幽州武院整训的中下级军校,燕军之强便强在整体!刘毅在此中是最为重视对麾下战将的培养的,亦发掘出了很多历史上不见其名的人物! 纪灵的性格老持沉重,平日与众将交流之间更是有些木讷,并不善于言辞,用老实本分来形容其人可谓贴切。在燕军之中他的岁数与白马营统领严纲相仿,性行却是大相径庭,后者豪气飞扬不拘小节,前者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过这样的纪灵在军中所受士卒的爱戴与同袍的尊重绝不在严仲甫之下,皆因其待人之真诚也! 使用这样一位沙场老将作为后应之军,徐晃在心中是极为放心的,纪灵也没有辜负统领与同袍的信任,在最为紧要的关头赶到了战场。此时王二虎的一营士卒已经与曹军纠缠一处,黑夜之中的厮杀看上去极为混乱,但在纪灵眼中,此间的局势已然清晰,自己率军到达之时,同袍更为奋力的冲上缠住敌军就说明了一切,他们还有余力一战,有了自己的加入更可能将敌军击溃,此乃是同袍之间的一种信任,身为主帅,刘毅是最为强调团体作战的,合力才能更为强大。 对曹仁曹子孝纪灵并不陌生,当年诸侯讨董之时可说是天下武将的大集合,多有武勇过人之辈,除了奇袭汜水酣战吕布力敌四将的刘毅三兄弟之外,关羽、张飞、典韦及曹cao手下众将都给纪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袁术称帝诸侯齐公,与寿春城下多有交手!加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徐晃与大战之前就将曹军大将曹仁、乐进、夏侯渊等人的作战风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此时纪灵大喝之中飞身而上,三尖两刃刀对着曹仁便挥舞过去,倘能将之击败,此战可cao必胜。 随着纪灵一营人马的加入,形势发生了逆转,现在死战不退的反而变成曹子孝了,身为主将他在此时是不能有半点退缩的,只要他在局势就还能支撑,否则主将一败便是崩溃之局,虽则纪灵的三尖两刃刀颇为厉害又是生力之军,但他雁翎刀在手又有何惧之!转眼间两将已然缠斗一处,双刀并举之间杀了个难分难解!刀影飘忽伴随飘飘落雪很是有着一番意境,不过若是论及精彩程度,却似乎不如方才他与王二虎之间的搏杀,两人刀法都是稳正风格,战局颇是四平八稳。 当年刘曹袁三人并称西园三杰之时,麾下武将之间亦有过不少切磋,互相之间也是颇为欣赏,而相较于刘毅的九天雷动和甘宁的奇诡百出,曹仁在与赵云的较量之中最是获益匪浅,子龙对于基本功的精雕细刻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日后逐渐也成了子孝武艺的风格。而龙骧军还在幽州之时,刘毅便曾笑言,能将此般奇门兵刃用的如此稳正绵密,恐天下之间亦唯正方一人而,虽为笑言亦可见纪灵的风格。 二人的武艺都是破绽极少,先稳固自身再等待敌手犯错加以利用便是其最大的特点,换言之曹仁与纪灵都是那种防守能力超强的武将,这也便可解释为何后者能够与关羽大战平分秋色却速败与张翼德手中,其时为了保主公杀出重围恐怕纪灵不得不奋力拼杀而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极为不幸的是他的对手乃是霸气无双的燕人张飞,又在军心惶惶之下,有此结局便并不为怪了!要知当年子龙在徐州与张飞一战之后,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