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_第2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节 (第4/8页)

安静起来,陈登与三将在得主公军师分析大局之后也在不断进行着筹谋,可刘毅此番兴兵的安排足足准备了两年的时日,可谓是面面俱到,哪里会如此容易被他们找出破绽?一直坐视南方三雄发展实力而无太大作为的刘毅并非在其中没有得到补偿,眼前的形势与战机无疑对他而言是最为有利的。

    关张二将皆乃大将之才,陈登亦是颇富智计,但眼下却是全局的考量,他们的提议必须慎之又慎,在没有将局势理清之前贸然出言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影响到大哥与军师对形势做出的判断,屋内的安静便如此延续着,这不能责怪众人缺谋少计,而完全是实力的差距!

    “主公,刘毅此次谋划周详,加之其军力之上的巨大优势想要破之便是极难,为今之计我军取下南海郡还是势在必行,既不能在徐州之处牵制刘毅,便只能谋求与曹孟德并肩作战之法,恐怕此时有所隐忧的也绝不会是主公一人!士家精锐此时都在与孙伯符周公瑾交战之中,南海郡守军不过三四万人,主公可将我步军主力尽数交予关将军,立刻对此处展开攻势,黄将军当可助之,而主公与三将军便能亲率骑军与剩余军力赶往九江,亮亦随主公同行,一旦兖州之战展开而曹cao又难以及时回军,我军便可由此处渡江以求出其不意,若如此刘毅却也可举徐州之兵而向建业,有甘兴霸飞虎军在,长江天堑怕是不足为凭,可世事难有万全,尚请主公定夺!”这阵安静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诸葛亮方才出言道,亦将决定权交在了刘备手中。

    “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我观军师此计甚为妥当,尽可照此行之,云长、汉升,我与你等八万步军明日三更便起杀奔南海,战事之要皆依军师之前所定方略,元龙,你速回建业将此事转告伯言,江岸之防还要再度加固,翼德亦要速速整军待我与军师详议之后便赶往九江!”刘备闻言只是沉吟片刻便断然下令,临机之时犹豫便是最大害处,此时他自然不会举棋不定!

    第七百七十一章 往说汉中

    刘毅亲至冀州前线并加以大肆宣扬,其用意就在给曹cao等人施加压力,兵法有云虚虚实实,且不论对方是否会真的做出应对,只要能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便算是达到目的了。扬州刘备首先便对此事产生了警惕,而曹cao此时的忧心之处当还在刘玄德之上,诸葛亮分析的分毫不差,如今的他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此时只能将一切置之度外,先将眼前的益州拿下再说,有了此处他便多了与刘毅抗衡的本钱!

    当然想要将益州之处的利益转化为真实的战力还需要一段稳定的时间,但问题在于刘毅是绝不会给他这个时间的,这一点在出兵蜀中之时曹cao的心中就极为肯定!年来形势看似是刘毅对南方三雄扩张实力的举动无动于衷,可就是这不动却给三人都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曹cao心中是很希望刘毅趁他攻伐益州之时大军推进的,那样虽然可能比如今的形势更为危险却也不乏乱中取胜之法,他不怕刘毅有何奇谋妙策,怕得就是他沉稳之极的堂堂之阵,原因亦在实力的差距!

    正如诸葛亮分析的一般,这两年的刘毅比起从前要沉稳了许多,以眼前的天下大局南方三雄都在等着刘毅犯错,可显然朗生并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稳字当先逐步蚕食便是如今他争雄天下的第一原则!但当机会真正到来的时候,谁也不会小看刘毅的决断,就在他到达辽东军营中之时,青州于禁,兖州夏侯渊都已经将警备之法提升到了最高,并想法设法的打听对方的行踪与消息,对此刘毅表现的十分大方,绝不对自己的行程做太多的隐瞒,至少在大战之前他要让青兖二州的曹军草木皆兵,倘若二处人心一乱与他便有绝大好处!

    在离开高览的疾风营之后,刘毅拒绝了亭轩派人护送他前往邺城的想法,大肆宣扬之后在再故作神秘亦可给敌方战将以捉摸不透之感,让他们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绷得笔直!除了此举之外他亦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感受冀州之处的官场民生,张二牛等人的答案固然让他满意,却并未能够代表冀州全部的真实情况,走访是必须之事!

    高览的疾风军驻地离邺城还有三百多里的距离,刘毅在离开之前便与亭轩议定要做出燕王还在营中的假象,这迷惑的当然不仅仅是敌军,还包括此行沿途的所有郡县乡官员,倘若他们都有所准备的话刘毅巡访的效果便会大大折扣了,应对上级检查亦是华夏的古老传承。

    此时的朗生又恢复成了在涿县城中的面容,穿着打扮更为俭朴,除了有一辆普通的马车给三女代步之外,现在的燕王一行看上起与普通的商旅绝无太大的区别,且还是那种并不太富有的商旅,在他的安排之中两日后燕王才会离开疾风军气势十足的赶往邺城,如此更可收惑人之效,而在天耳众人的齐心之下,安排的显然十分顺利。

    对刘毅而言,步行赶路绝非辛苦之事,能够近距离的感受治下百姓的生活是一件极有吸引力的事情,燕王都是如此,管亥等人又岂敢违背?这一趟便连蹄踏燕都留在了高览军中,刘毅的打算就是走到邺城,以如今的天下之势他只要抓住兖州之战这一个关键便可,只要能击败曹cao敌军纵有千般谋略他亦不惧,正是以不变应万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