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节 (第7/7页)
的形势,拖垮敌军,磨跨敌军,将之军心士气降至极点减少自己麾下的伤亡,刘毅做到了,眼前的战局便可说明一切,虽然其中有着虎卫营士卒巨大的付出! 一口气行进了约有四个时辰,后方的追兵已隐约难见,到达莒县北郊区的韩遂下达了全军原地休整的军令,虽然他心中很不想如此作,可士卒们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再要强行行之恐怕就要崩溃了,此处地势空旷又不失崎岖,后方的那个土坡还能登高远望敌军追兵,恰是理想的歇息所在,此时在韩馥的心中想起了被他当做弃子放弃的近七万士卒和一万余伤兵,悔恨,自责,欣慰,心中五味杂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正此次他在刘毅手中这个跟头可谓栽得极大了。 回军之后我便稳守函谷,之后不管任何人再加挑唆也绝不会攻击司州,除非刘毅此人身死!韩遂不想承认可又不得不承认这司州一战他已经被刘毅打得心寒,再也不想去面对这样的敌人,有函谷长安在手他完全可以坐看中原群豪内斗,嗯?张毅了?韩遂忽然发现自己眼中失去了那个年轻人的身影,他是与自己一同退军的,难道路上走丢?虽然此战战败,但此人的确是个人才,只不过刘毅太强悍了。 他的念头只想到此处就再也想不下去了,便在联军就地点燃篝火歇息的同时无数的刘毅军也不知如何就出现在了两侧的旷野之中,一时间又是喊杀着向疲惫不堪的联军杀来,韩遂用力的摇了摇头,可眼前的景象依然是那般真实,这些刘毅军士卒竟然是从地下钻出来的! 第六百三十九章 终报血仇 眼前出现在联军两侧的燕云营士卒是刘毅击溃联军的最后一招杀手,也是准备时间最长的,一开始他和军师定好的方略的便是在此时亲自率领燕云营杀出,给予联军致命的冲击,因为在突破孟津之后,前往函谷的大道上无险可守,可一定要险要之地才能发挥伏兵的威力吗?冀州之战中庞士元为甘宁所献的那条计策便浮现了出来”。 当时甘宁占据稽古,袁绍命高柔率领数万冀州士卒赶来此间意图与青州于禁共同夹击飞虎军,在缜密的分析了形势之后,徐庶庞统二人料定于禁谁来却未必敢尽全力,正可利用他保守的心里先行将高柔击溃,当时的伏兵所在亦是无甚险要,飞虎军的士卒是挖坑将自己埋在官道两侧以收出其不意之效,加上甘宁亲身为饵,此计大获成功,一举便将高柔数万大军击溃,甘宁方得以全力回军对付于禁! 此时刘毅可在军中扬名除了后世的一些经验之外说到底还离不开勤奋的学习,黄巾之战可说就是他积累的过程,当然他所学的绝不仅仅是兵书战策,还有那些军中大将的经验,到得后来,自己麾下的谋臣战将也成了学习的对象,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谓理也,考虑到司州战场的整体战略再结合地形地势,刘毅在到达清丽之后脑海中已经有了要效仿庞统之计的构思,剩下的就是选点! 自孟津至函谷的这条大道上刘毅经过仔细的勘察最终选择了莒县北郊之地作为伏击的地点,至于理由则和韩遂选择此地歇息正好相同,按照之前的战略规划,联军到此之时已是惊弓之鸟,但体力的消耗使得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歇息,这个地点在用兵之人的眼中是最为合适的,视野开阔还有高地为凭,可以提前对敌军的攻击做出反应,此次刘毅又猜对了韩遂等人的心理,才会造成眼下的形势! 这是司州境内作战,刘毅有着主场优势,此处的坑道挖的比飞虎军当日还要精细很多,隐蔽性更是极强,而高览率领虎卫营的拼死阻击也为刘毅的布局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之所以要用伏兵之法是因为朗生对于联军最后的冲击还是有着一定忌惮的,倘若此法能成定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他也没有肯定自己的想法便对,倘若联军不加歇息直接通过的话,埋伏在两侧的士卒就会提前杀出了,幸好敌军的行动就是刘毅心中所想的最理想的情况,他的运气似乎一向都是不错。 此时埋伏与坑道之中的燕云营士卒离最近的联军士卒怕只有几步之遥,如此短的距离加上又是猝然遇袭,联军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倘若刘毅是率军正面截杀,联军士卒为了返回函谷必定会做垂死挣扎,而那时他们爆发出的战力很难估计,但就是这一歇,却见他们被坚定的信心所强撑起的士气体力几乎歇去了一半,一个人倘若神经一直紧绷虽然劳累倒还罢了,可一旦歇下来那种疲劳就会成倍加剧! 眼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很多联军士卒头颅被斩下的时候还保持一个愕然的表情,对于一个个从地下冒出冲杀而来的燕云营士卒,他们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加上精神身体的双重疲劳,就造成了这样的形势,以逸待劳的燕云营士卒们犹如虎入羊群一般冲入了联军的队列之中,挥舞的兵刃不时带起一蓬蓬血光,刚开始的接触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杀,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拼死相抗之时官道之上已是尸横遍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